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课时(出示课件8)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稀、稠”等词语的意思。2.能说出课文里介绍的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设计意图】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接下来的感悟打下基础,扫清障碍。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生词。上节课我们结识了一些词语朋友,大家还记得他们吗?(出示课件7第一课时的词语)我们一起来跟他们打个招呼吧!(全班齐读)2.复习生字。还有我们的生字朋友,再和他们打个招呼,女同学先来。(出示生字,男女分读)。现在让我们把这些新朋友送回课文里,学习一下这首诗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出示课件第一课时2、3)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二、分析课文,感知内容【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问题的引导,在汇报交流中进一步创设问题情境能触动孩子的内心,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探究性学习推波助澜。同时采用课件展示的方法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高自学能力。1.指名分小节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思考一下这首诗歌告诉了我们什么?(课件出示9)2.现在谁来告诉大家这首诗歌告诉了我们什么?课文讲了那几种事物能给我们指点方向?学生自由表达,教师总结:要是在野外迷失方向,太阳、北极星、大树的枝叶、沟渠的积雪都可以指引方向)3.学习第二小节(1)读课文。(课件出示10)思考:看看课本,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太阳是怎样给你指点方向的呢?自己轻声读课文,然后想一想。(板书:太阳)(2)指导理解。思考:要是在野外迷了路,太阳是怎样给你指点方向的?(课件出示11)中午的时候它在南边,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太阳为什么能指引方向呢?这是因为,我们中国在北半球。同学们请看,中午的时候,太阳在南方,而地上的树影就会指向北方。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是早上呢?傍晚呢?你们知道什么是向导吗?课文中为什么说太阳是忠实的向导?(太阳为我们带路,而且不会出错)(3)指导朗读。师:有了太阳这个忠实的向导,给我们指点方向,让我们不会迷路,我们的心情会怎样?(课件出示12)预设:高兴、愉快你能带上这种心情把这一小节读一读吗?(指名读,齐读)4.学习第四小节(1)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晴天的时候太阳可以给我们做向导,那阴天怎么办?读读课文从书中找一下答案。(课件出示13)(随学生回答板书:大树枝叶)树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树叶稀的一面是北方。(2)指导理解。教师指名学生回答:谁来说说,大树是怎么为我们指点方向?(学生回答)“稠”和“稀”是什么意思?教师出示大树图片,让学生观察哪一面是南方,哪一面是北方。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3)指导朗读。师:要是碰上阴雨天,没有了太阳给我们指点方向。这时,大树来帮我们的忙了,我们的心情会怎样?(兴奋)谁能在朗读中,把这种心情表达出来?(指名读,齐读)5.学习第五小节(1)读课文。(课件出示14)师:夏去秋来,冬天马上就到来了,这时树都没有叶子了,这时我们在野外迷了路该怎么办?(学生回答)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想想沟渠的积雪是怎么指点方向的?(板书:沟渠的积雪)(2)指导理解。师:沟渠的积雪是怎么指点方向的?雪化得快的是沟渠的南边还是北边呢?(因为沟渠的北边日照时间比较长,所以雪化得比较快)(3)指导朗读。师:我们又找到了新的明确方向的方法,高兴吗?谁来读一读,读出自己的高兴。6.学习第三小节师: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太阳、大树、积雪可以为我们指点方向,课文中还有另外一种方法。(1)还有什么可以给我们指点方向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读第三小节。(2)交流。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北极星可以为我们指点方向吗?(介绍北极星,)(板书:北极星)7.学习第一小节(课件出示15)(1)轻声读课文。【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发现更多的事物,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师:看一下,课文的哪些部分我们还没有讲到?(学生回答)轻声读读第一小节。(学生轻声读课文)(2)指导理解。师:读完了就坐好。好,谁来说说“天然”是什么意思?“天然的指南针”指的是什么?(3)指导朗读。(慈祥,和蔼)8.学习第六小节(课件出示16)(1)轻声读读第六小节,想一想:怎样才能在大自然中找到天然的指南针?只要你细细观察,多多去想(2)学生互相交流。9.小结课文,朗读全文。1.指名分小节读2.全班齐读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课件出示17)总结:大自然的奥秘数不胜数,只要我们善于观察、用心思考就会有许许多多的发现。大自然中还有许许多多天然的指南针。在大自然中,还有什么可以为我们指点方向?希望同学们搜集相关资料找一找。课堂作业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