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共用.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0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一单元共用.doc

第一单元共用.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儿时游戏与学习生活的经历。2、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3.、理解过渡的作用。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体会课文表现出的童真与童趣。2、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课前准备:学生:阅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了解课文大意,提出疑难问题。教师:准备录音磁带,制作教学投影。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了解文章内容,把握全文结构,重点研读第一部分。教学设计:课文导入:提起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他的严肃和庄重,我们也知道,他曾自认为儿时阻止弟弟游戏犯下不可饶恕的过失,而为此抱恨终生。那么,鲁迅先生自己的童年时光又是怎样度过的呢?让我们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中追踪一下他的成长足迹吧。板书课题整体感知1、学生速读,感知课文内容。2、选取重点章节,教师范读,引导学生认真听读,注意朗读的节奏、速度与情感,提高听受能力,感知内容。3、检查预习识记字词:攒拗确凿桑葚轻捷蟋蟀臃肿脑髓相宜书塾方正博学蝉蜕人迹罕至人声鼎沸斑蝥敛秕谷宿儒同窗4、学生自主学习,思考下列问题组:[问题组]a、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依题目所示,将课文划分为两部分。b、课文对百草园的描写,重点突出了哪些内容?c、作者在百草园的生活感受是怎样的?(在该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注意圈点、标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自读能力。)学生自由发言,互相补充指正,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答案。明确:a、题目提示:文章内容表现一段经历(从……至……),两个过程(百草园、三味书屋);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8段,第二部分9-篇末。b、景物描写、美女蛇的故事、冬天捕鸟。c、在百草园的生活感受是自由快乐的(乐园)。研读赏析教师导学:通过阅读与讨论,我们大致了解了全文内容。对百草园,作者的感受也许会引起我们的共鸣。请大家进一步讨论思考,体会作者是怎样表现百草园生活的。出示思考题:a、第一段在全文中作用是什么?b、你认为描写的最精彩的部分在哪里?有什么特点?c、.美女蛇的故事和冬天捕鸟的情节,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呢?四人小组讨论,课堂发言:[明确]a、第一自然段是描写百草园生活的总起。b、最精彩的部分是景物描写。其特点是:层次分明、详略得当、动静交替、各具特色、虚实结合、趣味横生、多角度观察、感受。c、美女蛇的故事为百草园平添了一份神奇的色彩;冬天捕鸟则抓住动物描写,引人入神,使平白无味的百草园也显得生机盎然,令人欢快!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共同了解了鲁迅儿时在百草园的一段生活经历,作者通过独具特色的景物描写,它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欢快生活的性格特征。同学们应尽情拥抱大自然,以成就自己健全的人格。巩固训练1、抄写,积累字词。2、背诵课文第二段。3、在上学途中,也许会有你喜欢的自然景物。请你抓住其特点,进行写作训练。300字左右。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学第二部分。体会作者对三味书屋的感受;理解过渡的作用。教学设计内容导入上节课,我们整体把握了全文内容,领略了作者在百草园的一段生活经历,这节课让我们同作者一同走进三味书屋。解题:《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优美散文。课题用“从……到……”两个介词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范围。整体感知学生默读,思考下列问题:1.、课文两部分内容是怎样衔接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第二部分是从哪些方面写三味书屋的?3、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4、三味书屋与百草园在内容上有哪些联系?[讨论明确]1、两段内容是通过第9段巧妙过度的,这一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生活的眷恋之情,同时也巧妙引出三味书屋读书的一段生活经历。2、介绍三味书屋的环境和入学的礼仪,着墨不多却令人生畏;写教书先生。他知识渊博,教学认真,但拒绝回答“怪哉”一类的“旁门左道”的问题。态度严厉,也不乏和蔼,基本不体罚学生;写教学内容,都是一些似懂非懂的文言文,使人感到枯燥;写学生,敬慕先生,好奇多问,又寻机玩耍取乐。3、这部分与第一部分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形成对照。4、美女蛇的故事本来与文中提到的百草园中的赤练蛇毫无关系,但作者却由此生发联想。对于为什么要写这一内容,历来看法不一。有的说是表现长**的迷信思想,有的说是寄托善良制服邪恶的愿望,有的说表现百草园里存在着恶毒的事物。教学时可以撇开这些不同的观点,重点让学生想一想:童年鲁迅对这个故事是不是很感兴趣?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这一联想对作者阐述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是否有帮助?最后让学生明白:不管别人的争论如何,有一点可以看出,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使“我”得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