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车床变速箱的三维虚拟设计及运动仿真毕业设计论文.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7.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普通车床变速箱的三维虚拟设计及运动仿真毕业设计论文.doc

普通车床变速箱的三维虚拟设计及运动仿真毕业设计论文.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MERGEFORMAT41毕业任务书一、题目普通车床变速箱的三维虚拟设计及运动仿真二、指导思想和目的要求本课题研究了普通车床变速箱的变速原理以及虚拟仿真系统的设计方法,构建了一个能够显示变速机构工作原理的三维仿真机构。课题的目的是用Pro/E建立三维模型及模型库,进行虚拟装配、动画演示、仿真运动分析,将三维技术融入机械类等课程,从而实现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达到降低教学成本,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并探索Pro/E在三维动态方面的应用价值,以及Pro/E软件在当今生产加工行业的应用。Pro/E软件作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款三维设计软件,它所具有的功能是计算机发挥辅助设计功能、提高设计效率的重要基础。建立在统一基层上的数据库上的特点令数据结构与工程设计结合,使得一件产品的设计能够在各个阶段称为一个完整一体的过程。本课题应用Pro/E软件完成各轴、齿轮、键的三维实体建模、结构参数化设计,在完成各个零部件的绘制后,开始装配轴和齿轮,装配完成后,进行仿真。目的是通过对普通车床变速箱的设计仿真,了解一般产品设计的基本过程。探索Pro/E在三维动态方面的应用价值,以及Pro/E软件在当今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价值。长远的观点看,三维CAD技术必然会替代二维绘图。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高,CAD三维技术正向着开放、集成、智能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正确把握CAD三维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我国机械行业的企业正确的规划自身设计系统,有着深远的意义。三、主要技术指标1、CAD零件图二张;2、Pro/E三维实体模型若干;3、模拟仿真视频一个;四、进度和要求2014.3—2014.4:翻译外文文献、完成开题报告,2014.4.5—2014.4.13:熟悉作图软件复习所需的专业知识搜集资料做好准备工作;2014.4.15—2014.5:进行典型零件仿真加工及优化方案;2014.5—2014.6:撰写毕业设计论文;2014.6:准备并完成答辩。五、主要参考书及参考资料[1]单泉.《Pro/E4.0参数化设计从入门到精通》,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2]HYPERLINK"http://202.119.83.14:8080/opac/openlink.php?author=%E6%9B%B9%E9%87%91%E6%A6%9C"曹金榜.《HYPERLINK"http://202.119.83.14:8080/opac/openlink.php?title=%E6%9C%BA%E5%BA%8A%E4%B8%BB%E8%BD%B4%E5%8F%98%E9%80%9F%E7%AE%B1%E8%AE%BE%E8%AE%A1%E6%8C%87%E5%AF%BC"机床主轴变速箱设计指导》,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3]威克.《HYPERLINK"http://202.119.83.14:8080/opac/openlink.php?title=%E6%9C%BA%E5%BA%8A"机床》,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4]HYPERLINK"http://202.119.83.14:8080/opac/openlink.php?author=%28%E5%BE%B7%29%E6%96%AF%E6%8E%A8%E7%95%AA%2CE.%E8%91%97"(德)斯推番.E.《HYPERLINK"http://202.119.83.14:8080/opac/openlink.php?title=%E6%9C%BA%E5%BA%8A%E9%BD%BF%E8%BD%AE%E5%8F%98%E9%80%9F%E7%AE%B1%E6%9C%80%E4%BD%B3%E4%BC%A0%E5%8A%A8%E6%96%B9%E6%A1%88"机床齿轮变速箱最佳传动方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5.[5]梁玲,赵春章.《中文版Pro/ENGINEERWildfire4.0实用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6]钟日铭.《Pro/ENGINEERWildfire3.0中文版装配设计与产品实例》,北京-机械设计出版社,2007:6-11,82-84,190-194.[7]韩秋实.《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8]侯先勤.《Pro/E4.0产品设计实例精讲》,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179-185.[9]刘传紹.《机械制造工艺学》,北京-电子工艺出版社,2011.[10]纪名刚.《机械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11]杨雪宝.《机械制造装备与设计》.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12]李国斌.《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