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5章土地分级与分类把握土地的概念,还需要区分土地与土壤、土地与土地资源、土地与生态系统、土地与国土等概念。(二)、土地与土壤的区别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土壤是土地的组成部分。(三)、土地与生态系统的区别生态系统是以生物群落为巾心,以直接影响生物群落的各环境因素的整体作为生境,并不涉及环境的间接影响因素如地貌部位、根系层下的岩性和潜水条件、间接的气候条件等。这些间接影响因素的整体称为处境,乃是决定生境特征分异的一个重要因素。土地包括三个组织水平:自然成分、整体的土地、社会经济属性。5.1.2土地科学1,中国的土地研究在农业生产中形成土地类型的概念。《周礼》将全国土地分为五类: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管子˙地员篇》把土地分为渎田、丘陵和山地三大类,各大类之下又划分为25个小类。我国把土地类型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系统研究,是从新中国建立以后开始的。50年代后期自然区划推动土地类型调查和制图工作。80年代以来作为自下而上的地域划分,与自然区划加强了联系。在理论方面形成了景观生态和环境地貌两个研究方向。2,国际土地科学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以后开展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的调查研究工作。最早是从景观学开始的:德国的帕萨格、苏联的贝尔格、以后欧美等国。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学术界和决策界极其关注的问题。现在已认识到,LUCC与化石燃料燃烧的结果相当,LUCC在全球环境变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3,土地科学的研究内容土地科学:土地的自然特征和利用现状及其动态、土地评价原理和方法、土地规划和管理方法及措施。(1)自然地理学的范畴:土地类型学:土地的综合特征。土地资源学:土地评价或土地分等。土地利用学:土地利用状况、生产水平、空间配置及其影响因素等。土地规划管理学:合理利用方向、合理配置、土地管理的措施和方法。土地信息学:土地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处理、表达、应用和传播等。(2)社会科学的研究范畴土地经济学、土地法学、土地行政学、地籍学等。5.2土地分级5.2.1土地分级概述土地分级概述5.2.2基本土地分级单位的识别(2)自然地理成分的最小单位和相的划分③土壤、植被的最小单位:土壤的最小单位是土种,目前还没有完善的方法在野外准确地区分两个土种(变种)的界线。因此,无法依据土种(变种)的分布来确定相的界线。植被的最小单位是群丛。植物群丛其外貌和界线比较清楚,可以作为划分相的界线。④水文和气候的最小单位水文的最小单位,国内学者一般认为主要根据排水条件的差别来区分其最小单位。土壤水分一致的范围,排水条件应相同,这一点可作为划分相的参考标志。小气候是气候的最小单位。目前绝大部分地区缺乏小气候资料。因此,很难根据小气候划分相。(3)组成成分分布区与相的关系③根据各组成成分在相分异中的作用,划相的步骤一般是先划分地貌面,在一个地貌面内,若其它条件都相同则可作为一个相;若不相同,应首先考虑岩性土质的差异可能要划为几个相,然后再考虑其它组成成分的差异,最后确定划分相个数和界线;④作为划分相最可靠和最简单的标志,通常是界线较明显和稳定的地貌面和土质岩性,以及对自然环境反映较灵敏和全面的土壤与植被,而水文和小气候一般只作为划界的辅助指标;(4)相的内部结构和界线性质2.限区④在其自然地理组成成分中,初级地貌形态是其分异的主导因素,一个限区的分布区常常相当于一个初级地貌形态的范围,凸形的(如小丘、沙丘、蛇形丘等),凹状的(如冲沟、浅平洼地等)和过渡的(如阶地)初级地貌形态,通常都是一个限区;⑤限区的界限明显,且有简单和复杂之分,主要取决于初级地貌形态的特征及其复杂性;⑥在限区范围内,水的运动、固体物质的搬运和化学元素的迁移等过程有共同方向。这是与高级土地单位(地方)相区别的重要特征。二、限区的界线与鉴别三、雏形地貌形态和复杂初级地貌的处理3,地方3,地方的特征:A,它是由保持一定地域联系的各限区构成的具有明显独特性的自然地域综合体,在土地分级中是级别最高、复杂程度最大的基本土地单位。B,其内部具有复区(复域)特点,这是与前个低级土地单位的重要差别。C,其范围内的水运动、固体物质搬运和化学元素迁移等过程不具有共同的方向。D,它相当于一个初级地貌形态综合体(多级或几种初级地貌形态重复出现或彼此叠置),并与一个地方气候、水文复区、土壤复区、植被复区相联系。5.2.3土地分级的过渡性单位5.3土地分类(2)土地分类的原则①综合性原则②主导因素原则③目的性原则(3)土地分类的步骤与表示方法步骤:①明确分类的土地分级单位②确定分类指标体系③建立分类系统表示方法:①顺序排列法②两列指标网格法(4)土地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