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影响半径的经验公式潜水.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44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计算影响半径的经验公式潜水.ppt

计算影响半径的经验公式潜水.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主要内容3.2.1承压水井的Dupuit公式3.2.1.1假设(水文地质概念模型)(1)含水层为均质、各向同性,产状水平、厚度不变(等厚)、分布面积很大,可视为无限延伸;或呈圆岛状分布,岛外有定水头补给;(2)抽水前地下水面是水平的,并视为稳定的;含水层中的水流服从Darcy’sLaw,并在水头下降的瞬间将水释放出来,可忽略弱透水层的弹性释水;(3)完整井,定流量抽水,在距井一定距离上有圆形补给边界,水位降落漏斗为圆域,半径为影响半径;经过较长时间抽水,地下水运动出现稳定状态;(4)水流为平面径向流,流线为指向井轴的径向直线,等水头面为以井为共轴的圆柱面,并和过水断面一致;通过各过水断面的流量处处相等,并等于抽水井的流量。图3-3承压完整井的径向流Dupuit'sassumptionforconfinedflow3.2.1.2数学模型的建立及求解(3-1)对上式进行积分,得(3-2a)或(3-2b)式中:sw—井中水位降深,m;Q—抽水井流量,m3/d;M—含水层厚度,m;K—渗透系数,m/d;rw—井半径,m;R—影响半径(圆岛半径),m;上式即为承压水井的Dupuit公式。距离抽水井中心r处有一观测孔,其对应水位为H,在rw和r两断面上积分,得到(3-5)若存在两个观测孔,距离井中心的距离分别为r1,r2,水位分别为H1,H2,在r1到r2区间积分得:(3-6)式中s1、s2分别为r1和r2处的水位降深。式(3-6)也称为Theim公式。它与非稳定井流在长时间抽水后的近似公式完全一致。这表明,在无限承压含水层中的抽水井附近,确实存在似稳定流区。若将(3-3)和(3-6)联立起来,则可得到抽水井附近的承压水水头分布方程或降落曲线方程:(3-7)式中没有包含Q和K,表明水流相对稳定时,只有给定井内水位和边界水头,抽水井附近的水头分布就确定了,不管渗透系数和抽水量的大小。3.2.2潜水井的Dupuit公式Dupuit'sassumptionforfreesurfaceflow为实用目的,对上述潜水井应用Dupuit假设,认为流向井的潜水流是近似水平的,因而等水头面仍是共轴的圆柱面,井和过水断面一致,这一假设,在距抽水井r>1.5H0的区域是足够准确的。同时认为,通过不同过水断面的流量处处相等,并等于井的流量。这时,漏斗区潜水流的水头分布满足下式:如以潜水含水层的底板作基准面,h=H,并用柱坐标形式表示,则方程简化为(3-8)其边界条件和承压水井相似,为h=hw,当r=rw时,h=H0,当r=R时,对(3-8)式进行积分,得因各断面流量相等,根据通过任意断面的流量可得积分常数:,故有:分离变量,按给出的边界条件对上式积分得:(3-9)(3-10)式中R为潜水井的影响半径,其含义和承压水井的相同。式(3-9)和(3-10)称为潜水井的Dupuit公式。同理,可以分别给出有一个观测孔和两个观测孔时的计算式:(3-11)(3-12)式(3-12)也称潜水井的Thiem公式。它同Theis公式在长时间抽水后的近似式完全一致。联立求解(3-9)和(3-11)式,同样可得潜水位分布方程(或称为浸润曲线方程):(3-13)结果表明,潜水位的分布,同样由边界水位决定,而与流量和渗透系数无关。计算的浸润曲线,仅在r>H。区域同实际曲线一致。在r<H0区,特别是在井壁处,Dupuit浸润曲线总是低于实际浸润曲线,如图3-4所示。这是因为Dupuit公式没有考虑潜水井存在渗出面,采用了Dupuit假设造成的。下面讨论在三种常见水文地质条件下,如何推广应用Dupuit公式的问题。(1)巨厚含水层中的潜水井。井中降深仅占潜水层厚度的很小部分,在供水井常遇到这种情况。此时,可将潜水井Dupuit公式改写为:当井中降深于是得近似式:可见,已转化为承压水井公式(3-3)。这表明,当含水层很厚而降深相对较小时,潜水含水层可近似地按承压含水层来处理。设距潜水井井r1和r2处的降深分别为S1和S2,则按式(3-12),有:(3-15)或变为(3-16)式中s’称为修正降深。这个降深可以出现在等效的承压含水层中。对潜水含水有时采用这种线性化的方法。(2)承压-潜水井公式。在承压水井中大降深抽水时,如果井中水位低于含水层顶版,井附近就会出现无压水流区,变成承压-潜水井。用于疏干的水井常出现这种情况,见图3-5。图3-5承压-潜水井可用分段法计算流向井的流量。设距井r=a处为由承压水转变为无压水区,按式(3-11)有:在径向距离a以外为承压区,按式(3-3)有:从二式中消去lna,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