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PAGE8?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识记本课7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词。2.进一步了解宋词的有关知识。3.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理解诗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词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4.想象诗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根底上改写成一篇短文写下来。教学难点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课前准备1.了解诗人的生平。2.收集有关宋词的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我们每天都在编织着美丽的故事。这些故事饱含着我们的快乐、梦想和追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词三首?也真实地再现了多彩的童年生活。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牧童?和?舟过安仁?。看看这几个孩子的身上是否有你们的影子。〔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牧童?。要求读正确,读通顺。2.指名读诗,正字音。尤其注意铺、蓑的读音。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通过查字典,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4.指名交流,适时点拨。〔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1.再读古诗,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可以与人合作。2.汇报: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3.根据学生答复,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4.全班齐读此诗。〔四〕想象诗境,悟其感情1.教师有感情朗读,学生闭目想象。2.学生发言,把所想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3.学生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4.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诗人吕岩借写牧童悠然自得的生活,抒发了自己淡泊名利,追求自由自在的乡村生活的思想感情。〕5.自由读诗,要求带着和诗人一样的感情朗读。6.练习背诵。〔五〕总结学法,自读感悟。1.总结学习方法:刚刚我们通过初读诗句──了解大意──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悟其感情的方法学习了?牧童?。请你用这种方法学习?舟过安仁?。2.自读古诗,了解大意〔1〕自由读诗,要求读准、读通,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词。〔2〕指明学生读,正音。〔注意读准篙、棹〕〔3〕多种形式读诗,要求正确、流利。〔4〕自学,看看能否弄清诗的意思,提出不明白的地方。特别提示:看图理解是好方法。〔5〕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3.再读感悟,体会诗境〔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全班交流,说说你所想象的画面。要求:内容具体,人物形象生动〔3〕师生共同评析。4.品评诗句,悟其感情诗人通过细心的观察,把两个顽童刻画得栩栩如生。猜猜诗人当时是以一种怎样的心情在观察两个孩童〔喜爱〕5.感情朗读,熟读成诵〔六〕拓展活动1.课外读读写儿童的诗。2.推荐背诵杨万里的其它诗。第二课时〔一〕乐调情1.用学生熟悉的曲子唱纳兰性德的?长相思?。2.学生交流有关宋词的知识,教师适时小结。3.板书题目,读题。〔强调乐的读法〕4.介绍辛弃疾生平。〔二〕读入情1.自由读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词。2.指数名学生读,正音。〔读准:醉、相、媚、锄、媪、亡赖、剥〕3.采用各种形式读这首诗,要求:正确、流利。〔三〕品悟情1.自由读词,理解词语意思,准备质疑。2.全班交流,教师适时引导。3.同桌合作,结合插图和注释,理解句子意思。4.全班交流,各抒己见。5.教师范读,学生闭目想象画面。6.请学生自由谈所想象的画面。〔特别提示: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可爱的呢〕〔作者采用白描手法,直接描写三个儿子的行动,刻划他们的形象。小儿剥莲蓬吃的那种活泼天真的神情状貌,最有趣了!〕7.学生自由读,边看图边读边悟情。〔三〕议深情1.请学生自由谈所悟到的思想感情。2.总结: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词也一样。作者用精炼、生动的语句,通过写景与叙事,创造了具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描绘了一幅宁静、悠闲的乡村生活图。这样的情景作者不但十分的喜欢、而且非常的──热爱、向往、羡慕。让我们一起再来背一背这首词吧。〔四〕布置作业1.同学们,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化瑰宝,而宋词那么是这灿烂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一朵艳丽的奇葩,每首宋词都仿佛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一曲委婉动听的歌。希望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读读宋词,感受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2.从本课中选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改写成一篇短文。3.用自己喜欢的曲子唱?清平乐middot;村居?给父母听。内容总结〔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识记本课7个生字并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