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十二五”规划纲要发布稿.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104 大小:321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承德“十二五”规划纲要发布稿.doc

承德“十二五”规划纲要发布稿.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承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2月24日承德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时期,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是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机遇期。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承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于全面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市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本规划纲要依据《中共承德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是未来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职尽责的重要依据。本规划期为2011-2015年。第一章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一、“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发展历程中遇到困难最多、并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五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立足赶超、跨越发展”主基调,深入实施“4321”战略重点,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的冲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成为承德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显著提高。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880.5亿元,年均增长14%;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13.9亿元,年均增长2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000元,年均增长13.4%。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提高0.8个百分点,实现了位次前移。4个县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排名中实现了进位。全市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水平居全省第7位。——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主导产业基本形成。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培育六大主导产业。2010年,三次产业比重为15.8:51.0:33.2,其中第一产业下降2.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2.4个百分点。休闲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旅游接待人数达到130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91.5亿元。钒钛钢铁产业发展步伐加快,钒钛制品基地建设初具规模,铁精粉产能达到4000万吨以上,含钒钢材产能达到1000万吨以上,钒制品达到3.4万吨,钛精粉达到13万吨。清洁能源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风电被列入国家级百万千瓦风电基地,风电装机达到116.5万千瓦,光伏发电被列入国家首批“金太阳示范工程”。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323家,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1%。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快速起步,钒钛新材料产业基地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产业聚集区建设全面推开,市级以上工业聚集区达到14个,规划面积达到462平方公里。——投资拉动进一步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跨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224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6倍。累计实施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2319个,竣工1837个,分别是“十五”时期的2.7倍和3倍。“一环八射”高速公路骨架开始形成,京承、承唐、承朝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承秦、承赤高速公路建设进展顺利,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84公里。国省干道改造步伐加快,全市二级以上干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700公里。张双铁路投入运营,虎多铁路和遵小铁路建设如期推进,张唐铁路全线开工,京沈客运专线正式立项,承德机场试验段开工建设。双峰寺水库、丰宁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城乡电网全面改造升级,建成500千伏输变电站1座、220千伏输变电站9座,全市电力总装机达到210万千瓦,年发电量55.7亿千瓦时,分别是“十五”末的5.2倍和2.1倍。——城镇建设力度空前,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镇建设投资五年累计完成818亿元,是“十五”时期的5.2倍,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目标全面实现,城市化率提高8个百分点。坚定不移地实施“中疏”战略,“五区三带”建设全面起步,“四纵五横”路网建设全部完成。沿武烈河、滦河新建阶梯式橡胶坝20道,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6%,“两河”景观带基本建成。市区规划用地面积扩展到120平方公里,城市规划控制区面积达到1250平方公里,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中心城市总体规划和县区城镇总规全部通过审批,规划体系不断完善,规划指导刚性作用增强。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新民居建设示范村达到180个。——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持续实施二十一世纪首都水资源保护、环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等工程,累计完成生态建设投资50亿元,森林覆盖率提高7.8个百分点,成为国家园林城市和第二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五年累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