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的规律.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社会发展的规律.ppt

社会发展的规律.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马哲(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了解P86相关链接)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马克思**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人类历史就是理性发展的历史**君权神授**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命世者4.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在1978年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在英国出生时,整个世界争论不休,“不合伦理”的诅咒声一度铺天盖地。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试管婴儿”已经是很正常的事。人们观念的变化说明了: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D.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体现的唯物史观道理是:A.一切从实际出发B.物质决定意识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D.发展的观点鲁迅先生说:“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方拣煤渣老婆子的辛酸,灾区的饥民,大约总不会去种兰花,象阔人老太爷一样。”这段话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道理是:①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②每个人的意识要受到社会生活的制约,取决于他们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等③物质决定意识④在阶级社会中,人们的意识具有阶级性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1)含义:经济基础:指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指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英王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的总和,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人类社会就是在这两对基本矛盾相互作用中不断发展。两对基本矛盾在社会生活中地位作用不是并列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是一切矛盾的物质根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三)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总之,人类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地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从而推动社会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要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根据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依据本节课所学知识,说说弘扬民族精神的哲学依据是什么?(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就要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动力。1.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两者的矛盾运动。生产力总是活跃的因素,生产关系则相对稳定。两者的矛盾运动体现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趋势。2.如何理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意义。(3)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的进步。(5)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哲学基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这一规律决定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根本目的。我国政治体制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