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学期《古代文学史(一)》课程活动一总结与评价.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203学期《古代文学史(一)》课程活动一总结与评价.doc

201203学期《古代文学史(一)》课程活动一总结与评价.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203学期《古代文学史(一)》课程活动一总结与评价古代文学史(一)课程活动一已经结束,下面对本次活动进行一下小结。本次活动的要求是读《离骚》,谈自己对于题名、思想感情或香草美人意象等问题的理解。大多数同学都能够按照要求写出自己的观点,总体上完成得不错!《离骚》是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常读常新的经典作品,与《诗经》并列,共同形成了中国诗歌史上源远流长的“风”、“骚”传统。其作品本身在战国时代也是一个特异性的存在,在楚文化的滋养下,体现出与纯正的中原文化不同的奇幻、瑰丽的特色。深入地理解这一作品,不仅对于了解中国诗歌的传统、源流有帮助,还对学习后代的诗歌有极大的启发。提示的几个问题,是《离骚》的理解中非常重要的核心问题。本次活动中,同学们对于诗歌情感的体会、意味的涵咏,风格的把握是考察的重点,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活动的目的是增强同学们赏析诗歌、深刻思考作品内涵的能力,而非简单地考察同学们对相关文学史知识的掌握程度。此次活动同学们的表现总体较好。有部分同学都能够抛开文学史上现成的解释,在参阅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虽然不一定成熟,不一定经得起推敲,但在本科的学习阶段,这种精神是值得表扬的。古代文学史的学习才刚刚开始,希望同学们能为自己今后的学习开个好头,相信在一次次认真的学习、阅读和思考的过程中,同学们正在慢慢地将知识内化成素质和思想。讨论的情况总体来看一般,发言的同学不多,但都真正地阅读了作品,并提出自己的思考或困惑,回复的同学也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见解。需要指出的是,有少部分同学没有认真对待此次作业,简单地借用文学史或其他著作中的一些论述,套用他人的观点,不加分析地使用,这对自身水平的提高无益,希望下一次这些同学能够注意这个问题并改正。这次活动中,史良、唐浩等同学的文章写得很好,提出表扬。其他同学完成作业的态度也比较认真,并在文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也很不错!下面简要对大家提交的小论文评价一下:112029101003覃祖颖:文章写得一般。从写作的思路来看,你较为完整地回答了活动要求中的几个问题,后两段的内容较为丰富,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也准确,只是如能结合个人阅读感悟会更好。第一段对于题名的解释过于简单,没有说明原因,难以让人信服。112510101006张金虎:文章写得较好。文章的第一段将历代著名学者对于“离骚”的解释汇集在一起,较为详尽,同时也说明了自己的观点,遗憾的是对于自己得出结论的过程和原因未进行深入阐释。第二段对于《离骚》内容的理解也是正确的。如果能结合自身的阅读感受会更好。112025101006张潇方:文章写得一般。你以回答问题的方式而不是成文的方式写作,使作业的内容显得割裂,同时,思路也显得凌乱。但有些部分,能够做到以自己的语言和理解去解释《离骚》,尽管语言运用得不一定贴切,但包含了自身独特的感受。112025101008曹鹏:文章写得一般。文章抓住一个问题展开论述,能够结合古代学者的观点,思路是正确的。但对于题名的分析稍显论据不足,论述不够充分。同时小论文语言表达的严谨性也有待提高。112025101015白航:文章写得较好。能够恰当地引用很多名家的观点,为文章增色不少。而从整体上看,对于《离骚》内容艺术特色的理解也很到位,如果能够结合自己的一些真实、生动的阅读感悟会更好。112025101002史良:文章写得很好。小论文将活动要求中的三个问题回答得非常全面,对内容的理解准确,而且引用了很多文献资料,征引的范围也较广,同时对问题的阐述能够结合作品原文,整体上看内容丰富,观点明确。112025101007张娟:小论文写得较好。文章以较小的篇幅回答了活动材料中的所有问题,对诗歌主题、内容、情感和意象的理解较为准确,且文学表达有美感,如能结合作品中的具体内容来写会更好。112025101014孔晓华:论文写得尚可。整篇文章叙述比较简略,思路稍显凌乱。对于题名的理解,即使想得出新见,也应建立在对前人观点的仔细辨析和对诗歌内容的细致解析上,因而第一段的观点显得论据不够充分。111029101004刘妮:文章写得可以!文章对于《离骚》三部分内容的概括是恰当的。对于题名的解释能够参考较多的前人观点,借鉴本身是有意义的,然而从现代人的视角从字面意思理解古文辞的含义,有时难免臆断之嫌。112510101001唐浩:文章写得较好。小论文篇幅较短,但对于《离骚》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的概括是恰当的,对诗歌形式特点也有较好的把握。遗憾的是论文通篇缺乏一种个性化的理解,鲜少基于文本阅读的真实感悟。112067201002靳波:文章写得尚可。此文写作思路顺畅、逻辑性强、条理清晰。然而个别语句表达不够严谨,如“塑造了我国古代诗歌中的第一个伟大形象”等,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