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园艺商品学辅导一绪论【本章学习目标】1、了解国内、外商品学的发展概况;了解商品学学派与发展特点。2、了解园艺商品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和目的。3、了解学习园艺商品学的意义和方法。【学习内容要点】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产生了为交换或出卖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即商品。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是两者的统一体。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出现,商品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商品学是研究商品的使用价值及其实现过程与变化规律的科学。目前,商品学已发展成为与经济学、管理学并驾齐驱的企业经营活动的三大科学支柱之一。园艺商品学是商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园艺商品使用价值实现过程与变化规律的科学,它是用商品学原理武装园艺产业,以优化园艺商品为中心,在广泛引用来自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有关成果基础上阐明发展园艺产业科学化、集约化的道路。园艺商品是果品、蔬菜和花卉等商品的总称。园艺商品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园艺商品的分类、性质、作用与特点,产品分级、包装等采后商品化处理,商品质量的构成、鉴别与检验,园艺商品的贮藏保鲜与市场营销等所有影响商品使用价值实现过程与变化规律的因素。一、商品学的起源与发展(一)国外商品学的发展概况国外商品学的发展,大体上可划分为商品知识汇集、商品学诞生和商品学发展3个时期。商品学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9~10世纪。1175年,阿拉伯人阿里·阿德·迪米斯基编著出版了《商业之美与识别优劣和真伪商品指南》,该书为国外最早包含有商品学内容的商学著作。16世纪中叶,欧洲兴起了许多新的工业部门。随着蒸汽机的出现、新技术的应用,自然科学在理论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大变革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对于商业的研究不断向商品的研究方向拓展,出版了许多包含有商品知识的商学书籍,如意大利佩戈罗弟编著的《商品贸易指南》,书中详细论述了从意大利输入中国的商品及其性质、质量、品质、规格、贸易方法等;意大利普那裴特所著的《生药学》介绍了药材的名称、产地、分类、性质、成分、鉴别、用途、保管等知识;法国沙瓦利所著的《完美商人》详细记述了以纤维商品和染料为主的各种商品的产地、销路、包装及贮藏方法等。18世纪,德国的手工业迅速发展,大量进口原材料再加工成出口工业品,从而对商品学的知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德国在大学和商学院开始开设商品学课程和商品学的研究工作,商品学一词就是来自德文的Warenkunde,译成英文是CommodityScience。1708年,德国的自然史学家与经济学家约翰·贝克曼教授编著出版了《商品学导论》一书,该书明确了商品学研究的范围和内容,建立了科学的学科体系,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贝尔曼也因此被誉为商品学的创始人。至此商品学从知识汇集阶段变为以技术知识为主的阶段。目前人们认为商品学产生于18世纪末,即是以该书的出版时间为依据的。随着国际间的商品贸易与学术交流的不断发展,商品学先后传入了意大利、俄国、奥地利、日本等国。1810年,莫斯科商学院将其列为必修课;1884年,东京商学院正式开设了商品学课程。19世纪,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和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一大批学者能够运用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对商品的内在质量、质量标准、鉴定方法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从而在建立商品学的自然科学体系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商品学的研究又有了新的发展。在西欧形成了“经济学体系”的商品学,在前苏联及东欧各国则形成了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学派。此后,各国开设了以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主的商品学课程,并大量引入市场学内容,以美国、日本、意大利为代表,形成了“经营商品学”这个新的学科理论体系。1976年10月8日,国际商品学会在奥地利的萨尔茨堡成立,以德文缩写“IGWT”为会徽标志,会刊为《商品论坛——科学与实践》,活动中心设在维也纳经济大学。从此,商品学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稳固的地位。(二)我国商品学的发展概况中国商品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古代,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商品交换的不断扩大,出现了商人和市场。商人为了招揽生意和辨别货物真伪,将散落的关于商品的知识逐步汇集成书。春秋时期的《禽经》、唐朝的《茶经》、宋朝的《荔枝谱》以及明朝的《本草纲目》等,都记载了与商品生产、加工及经营有关的知识,其中公元767年陆羽所著的《茶经》堪称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商品学著作。19世纪出版的商品学书籍有吴中孚的《商贾便览》、王秉元的《万宝全书》,对当时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近代,由于国际贸易频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经营手段随之复杂,客观上需要一批熟悉商品产地、性能与检验的专业人员。清朝末年有人主张创立商学来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