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小论文-植树中的奥秘等.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7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学生小论文-植树中的奥秘等.doc

小学生小论文-植树中的奥秘等.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植树中的奥秘前几天,我看到小区大门前的公路上就放了一些树,十字路口那儿有几名工人正在栽树。带着一丝好奇心,我边走边看着这些树,我发现这些树都是同一种树木,而且隔一段距离就放了一棵,不知不觉我来到工人师傅的身边。我满心疑惑地问工人师傅:“这段路多长啊,大概要栽多少棵树?”有一个师傅说:“这段路大概300米,至于要栽多少棵我就不清楚了,只知道每隔6米栽一棵。”没等工人师傅说完,我就脱口而出:“我知道栽多少棵了,是51棵。”工人师傅很惊讶,于是我把算法:300÷6+1=51(棵)告诉了他们,说完后我就离开那儿回家了。回家的路上,我在思考:实际上是不是要栽51棵呢?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要看两端栽不栽树,还只是一端栽树。想到这儿,又有一个问题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如果在一个池塘的四周栽同一种树该怎么算棵树呢?我赶忙回到家里,拿起纸笔画了个示意图,我先在图上画了4个小竖线表示4棵树,发现树的棵树和间隔数是一样的,我想一个例子说明不了什么,于是我又画了几种不同的情况,惊奇地发现:树的棵树的确和间隔数是一样的,我也明白了如何计算:用池塘的总长度除以间隔的长度等于树的棵树。后来,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老师,老师夸奖我真是一个善于观察,懂得思考的孩子,并告诉我这是物体一一间隔排列的问题,这类问题在生活中有很多例子,如栽树,架电线杆等,一般分为封闭和不封闭两种情况。老师鼓励我可以继续研究,比如栽两种不同的树会怎么样等等。在老师的建议下,我也正在研究中,相信有更多的奥秘在等着我去发现。不想不知道,一想真奇妙。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就一定能发现一个充满趣味,神奇无比的数学大世界。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小实验经过四年的学习,我们对图形有一些基本的认识,生活中,桌椅、门窗、橱柜等都是长方形的外观,这让我们自以为:长方形具有稳定性,以至于数学课上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特性存在置疑,下面我们组织了一次实验。实验目的:证实平面内三角形最具稳定性。实验器材:木条、钉子、200克、500克和1000克的法码。实验步骤:1、用木条和钉子分别做四个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2、依次把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分四组立在桌子上,第一组用200克的法码放在顶上压;第二组用500克法码放在顶上压;第三组1000克法码放在顶上压。第四组先用木条把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对角钉上,把它们分成几个大小不等的三角形,再分别用200克、500克和1000克法码放在顶上压。实验结果:第一组:三角形没变化,四边形、五边形变化不明显,六边形有一点点压扁;第二组:,三角形没变化,四边形有倾斜,五边形、六边形都有压扁;第三组:三角形没变化,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都倾斜压扁;第四组: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都没变化。实验结论:平面内三角形最具稳定性。生活中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也很多,比如自行车三角架,人字形坡屋顶,东方明珠塔、金字塔……解决和差问题的方法数学真是一个奇妙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着乐趣。数学的世界也是一个有序的、充满规律的世界,只要大家开动脑筋,用心思考,便会发现许多规律和方法。这些规律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数学难题,也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的方便。现在我们来看个例题: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两人各有多少枚邮票?看到这个题目,我的思路是首先小春比小宁多12枚,那么我们就从总数的72枚中减去12枚,剩下的60枚便是小宁和小春平分且共有的部分,所以小宁是30枚,小春是42枚。最后把得数代入原题检验,要符合所有已知条件。计算过程如下:72-12=60(枚)60÷2=30(枚)30+12=42(枚)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是单一的,还有一种方法可以解决,如:72+12=84(枚)84÷2=42(枚)42-12=30(枚)再如例题:科技书和文艺书一共105本,科技书比文艺书多15本,科技书和文艺书各有多少本?计算过程如下:105-15=90(本)90÷2=45(本)45+15=60(本)或者如:105+15=120(本)120÷2=60(本)60-15=45(本)经过检验,符合所有已知条件。通过以上的例题,我们可以总结出规律:(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解决和差问题的规律,很开心。我也懂得了一个道理,只要在学习中善于发现和总结,会得到许多的规律和方法。奇妙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这几天,我在写数学课后练习的时候,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某些两位数乘两位数可以利用一些规律进行速算。如;12乘18,24乘26,37乘33......。在这些算式中,它们的个位之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