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太阳日东升西落、地球昼夜交替,昼夜的变化会有哪些影响呢?光是影响动物行为的重要因素,很多动物的活动都与光照强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夜行性动物:蝙蝠、壁虎、蛾类、家鼠、夜鹰等昼行性动物:鸟类、有蹄类、黄鼠、蜥蜴、蝶类等动物有许多活动都和光线有关。鸟类醒来和鸣叫与光照强度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不同季节便有鸣叫时间的不同变化;而幼小的鳗鱼在白天溯流而上,但在夜间就停止回游并且隐藏起来;蝗虫迁飞时如果遇到太阳被云遮住,立即停止飞行,金龟子在日落后五六分钟出现。这些都说明光照对动物行为的作用。各种动物的活动行为都与一定强度光的照明有关。有的动物适应弱光的生活方式,称为夜行性动物。有的动物适应较强的光照条件,称为昼行性动物。喜欢光的动物有趋光性,如苍蝇,避光性动物则追求阴影,如蚂蟥、疟蚊等。一场大雨使蚯蚓爬到土壤表面,但只要在短时间暴露在太阳光下就会死亡,这种现象称为光死亡。白天活动的动物:老虎,非洲狮,大象,牛,羊,鸡,鸭,鱼,猪,鹿、蝴蝶、蜜蜂等很多。晚上活动的动物:刺猬、蛾、蝎子,猫,蝙蝠,老鼠,猫头鹰,刺猬,狼(有一部分),河马是晚上出水觅食的,萤火虫,独角犀,美洲狮.说说你一天的作息时间安排?1时进入梦乡,处于轻微睡眠状态,很容易醒来。2时除肝脏外,大部分人体器官基本停止工作。3时肌体处于休息状态,体力几乎完全丧失。4时呼吸很弱,大脑供血量最少,容易死亡。但听力很敏锐。5时此时起床能很快进入精神饱满状态。6时血压上升,心跳加快,肌体已经苏醒。7时人体的免疫力特别强。8时肌体休息完毕,肝脏排出毒素,千万不要喝酒。9时病痛感减弱,心脏全力工作。10时积极性上升,人体处于最佳状态。11时心脏有节奏地工作,感觉不到紧张的工作压力。12时人的全部精力都已被调动起来,此时不应吃大量食物。13时肝脏休息,有些疲劳,最好适当休息一下。14时精力消退,此时是24小时周期中的第二低潮阶段,反应迟缓。15时重新改善,感觉器官此时尤其敏感,特别是嗅觉和味觉。16时血液中糖的含量升高,兴奋期过后开始了衰退。17时效率仍很高,运动员此时应加倍努力训练。18时人的肉体疼痛感重新减弱,想多运动的愿望上升。19时血压上升,心理稳定性降到最低点,人们很容易激动。20时此时人的体重最重,反应出奇地敏捷,司机处于最佳状态,几乎不会出事故。21时精神状态一般,学生和演员非常清楚此时的记忆力特别好。22时血液中充满白血球,白血球的数量增加一倍,体温开始下降。23时准备休息,细胞修复工作开始。24时进入梦乡。昼夜现象对植物的影响白天开放的郁金香牵牛花牵牛花跨进传统名花行列,也有千余年的历史了,牵牛花别名喇叭花、牵牛、朝颜花。。花冠喇叭样。花色鲜艳美丽。,成熟后胞背开裂,种子粒大,黑色或黄白色,寿命很长。花期6月至10月,大都朝开午谢。白天的合欢树合欢树:白天叶子张开,夜晚闭合。花美,形似绒球,清香袭人;叶奇,日落而合,日出而开,给人以友好之象征。花叶清奇,绿荫如伞,植于堂前供观赏。作绿荫树、行道树,或栽植于庭园水池畔等,都是极好的。合欢叶纤细似羽,绿荫如伞,红花成簇,秀美别致,树皮及花可供药用,有安神解郁、活血止痛、开胃利气之功效,提取的浸膏外用治骨折、肿痛等症。木材坚实,纹理通直,结构细密,经久耐用,可供制家具、农具、建筑、造船之用。合欢树阴阳有别,被称为敏感性植物,被列为地震观测的首选树种。(一)昼夜周期性植物生长随昼夜交替而呈现的有规律变化,就是昼夜周期性。随昼夜交替,光照,温度、水分也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从而影响到植物的生长速率。(三)生物钟:生物钟是指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理活动随昼夜交替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内在控制机制。生物钟是生物的内生计时系统。生物钟的计时周期是近似24小时。因此也称为近似昼夜节奏。生物钟的重要特点是可以调拨的,调拨生物钟的因子主要是光照,因此,生物钟的周期总是近似24小时。花钟概述林奈:是瑞典一位著名的植物学家。他长期观察和研究,发现各种植物开花都有一定的时间。人们把林奈这个发现称为“花钟”。林奈在植物研究中观察到一些植物花的开闭具有波动性。他把46种具有波动习性的植物分为三组:一组是大气花,它们的开放和闭合随大气条件而变化;一组是热带花,它们随光照的长短而变化;还有一组花是定时开放与闭合,不受昼夜长短的影响。林奈将第三组的花栽培在花盆里,然后按开花的早晚顺序摆在自己的书桌上.成为富有自然情趣的“花钟”。林奈花钟的开放时间顺序如下:02:00蛇床花04:00牵牛花05:00野蔷薇06:00龙葵花07:00芍药花10:00半枝莲12:00鹅肠菜瑞士花钟计时花钟计时花园的历史已很悠久,并有过辉煌的时代。古代,中国人最早设计了计时花园,就是把能完整指示一天时间的花草种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