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节电解池说课稿本章节课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在必修二中已学习了原电池内容,所以本章节内容是继必修二内容的扩展和提高,电解池的内容又是与实际生活和社会生产联系紧密的一章内容.有利于学生了解电化学反应所遵循的规律,知道电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本章节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增强探索化学反应原理的兴趣,树立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志向.本节的教学目标: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初步会写电解池的电解方程式和电极方程式。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树立电能和化学能相互转化的思想意识,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教学重点:电解原理教学难点:电解原理、电极方程式的书写。教学用品:电解实验装置、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教学方法:通过实验的演示和原电池进行比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初步会写电极反应。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电子白板展示)1、电解质是指能够导电的化合物。2、电离是指电解质在或状态下离解成过程。3、原电池是的装置。4、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判断那个是原电池装置:(引入)在八种装置中,6、7装置为电解池装置,因为有外加电源。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电解池,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板书)第三节电解池(实验)电解硫酸化铜溶液组装实验装置提醒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与电源正极连接的一极有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与电源负极连接的一极出现红色物质。课件展示:电解过程及溶液中离子的移动.问: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分析电解池中电子的移动方向,溶液中离子的移动方向和电极上的反应讲:电解原理:电解质通电前在水溶液中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作自由运动,在外电源的作用下作定向移动而导电。在导电的同时,在阴阳两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即被电解。电离是电解的前提。问:1、什么是电解?什么是电解池?2、在电极上发生什么反应?板书:电解: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叫电解电极反应:阳极:4OH--4e-=O2+2H2O(氧化反应)阴极:2Cu2++4e=2Cu(还原反应)(问)在氯化铜溶液中存在四种离子:Cu2+、H+SO42-、OH-为何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Cu2+、OH-(提示:金属活动顺序中Cu在H后面,Cu2+的氧化性强于H+)板书:阳离子得电子的能力:Cu2+>H+阴离子失电子的能力:OH->SO42-讲:电解质一般的放电的顺序:阳极:活泼金属做阳极优先失电子。如果是惰性电极,阴离子放电,失电子的顺序为:S2->I->Br->Cl->OH->含氧酸根阴极:阳离子放电顺序为Ag+>Hg2+>Fe3+>Cu2+>H+>Pb2+>Sn2+>Fe2+>Zn2+>Al3+>Mg2+>Na+练习:电解Na2SO4溶液。写出电极方程式和电解方程式。提示学生注意阴极和阳极上离子的得失电子的顺序。并对学生的方程式的书写进行总结(小结)电解池中,电源、电极、电极反应的关系:(课件展示)与电源正极相连↓阴离子移向→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阳离子移向→阴极→发生还原反应↑与电源负极相连(作业)比较电解池和原电池;复习学习过的知识让学生回忆电解质,电离,及原电池的知识,为电解原理的理解和学习做铺垫判断原电池装置,在练习中引出电解池,同时通过比较得出原电池和电解池之间的不同之处.有利于学生区别二者.给学生一个先入为主的影响.组装电解池,让学生处理了解电解池的组装过程,尤其是电源的正负极相连的两个电极.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现象和电解池的分析,让学生明确在电解池中电子的移动方向,溶液中离子的移动方向和电极上的反应.小结电解原理并板书培养学生总结的能力.通过这段教学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电解池在电解时电极上得失电子的顺序,对这部分知识有个初步的了解,达到让学生会用电解原理,同时为下一节课电解池的应用做好铺垫.不让学生的理解出现困难.(解决部分学生认为电解的就是电解质中的离子,如同电解氯化钠中,电解的就是钠离子和氯离子)进一步明确电解池的结构及反应原理比较二者,对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