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在孩子们心灵上耕耘义宁镇三小徐国林今年三月份,在一次班会上,我根据学校的布置,动员学生积极开展“学雷锋,树新风,送温暖,做好事”活动,把文明礼貌的种子撒向大街小巷。听完我的介绍,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落在胖墩墩的谢斌身上,纷纷要他先讲讲。谢斌用手挠着头,思索了一阵,突地站起来说道:“没问题,我再去捡钱!”“哈哈……”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我也被他这天真、幼稚的童心逗笑了。但笑过之后又不禁沉思起来。为什么谢斌说又要去捡钱呢?原来,有一次他在学校门口玩耍时,无意中拾到人民币300元。他立即喊来同学,将这笔钱交到学校领导手上,受到领导的表扬,家长们的称赞,还给他发了奖状。学校也对此事进行了大力宣传。同学们在写命题作文“发生在学雷锋活动中的一件事”时,也大都是写他捡钱的事。在他们心目中,学雷锋,做好事,就是拾金不昧,而谢斌,就是他们的一个效仿对象。想到前几天,有个同学拾到一件校服,交给我后,竟连连追着我问:“值多少钱?”我感到奇怪,他说:“我捡到的东西贵,意义就大,受到的表扬也就大。”无怪乎谢斌又讲出“再去捡钱”的话来。几件事联系在一起,对我震动很大。使我深深感受到,在组织学生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时,决不能只忙于统计孩子们做好事的件数、人次,满足于一般化地学;也不能只是一昧简单地去表扬,宣传做好事做得多的人。少年儿童都有强烈的进取心,爱听表扬的话,但他们的思想太过单纯幼稚,引导不当,学生就会仅仅为了受表扬而去做好事,甚至出现一些弄虚作假的不良倾向。放学以后,我把谢斌叫到了办公室,问他:“谢斌,你最近做了不少好事吧?”“嗯。”谢斌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可是,你做好事的目的,真的是为了帮助别人吗?”他不说话了。“学习雷锋叔叔,就要学雷锋叔叔的精神。他并没有捡过很多东西,他有时候,帮工地运砖,送大嫂和孩子回家,寄钱给灾区人民,在火车上当义务服务员……走到哪儿,好事就做到哪儿,而且从来不留名姓,不是为了要表扬。”我从抽屉里拿出《雷锋日记》和《雷锋的故事》两本书给他,要他好好学习,想一想雷锋叔叔做好事时是怎么想的。几天后,路过班级,发现一个人站在窗台上认真地擦玻璃。仔细一看,是谢斌,多么纯洁可爱的孩子啊!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我故意没有把这件事提到班上表扬,当同学们猜测着是谁把玻璃擦干净的时候,我悄悄地观察着谢斌的反应,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在交流本上这样写道:“看了雷锋叔叔的日记和《雷锋的故事》,我懂得了做好事不论大小,只要是对大家有利的事,就要去做。最值得我学习的是雷锋叔叔做好事不留名,不为名、不为利的可贵精神……”我抓住这件事,召开了一次班会。在会上,我宣读了谢斌的交流本,并希望同学们向甘为无名英雄的同学学习,像雷锋叔叔那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树立共产主义的思想。儿童学习模范人物,往往是从学习周围的人开始的。第二天,讲台上出现的几瓶红墨水;教室后面钉起了一排供大家雨天挂伞用的木板钉;一个同学脚扭伤了,课间同学们争着扶他去厕所。所有这些,都是同学们不声不响地做的。从表面上看,好人好事登记本上的事少了,但我却感到高兴,因为,学雷锋、做好事的活动真正深入了,共产主义思想的幼芽,正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