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在孩子心灵上耕耘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话实际就表明了德育思想的目的。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师的天职在于育人,而这一切在于塑造人的灵魂。因此,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这是抓好教育的根本。但抓好德育工作谈何容易,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教育改革越来越好,教学设备越来越先进,我们的孩子也越来越聪明。但独生子女的增多,家长的溺爱,再加上开放社会各方面的影响,造成了现在孩子虽聪明但自私、任性、不服输的个性特点。如此的孩子很难养成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我所带的五(2)班有许多孩子就存在这样的问题,看似什么都懂但管束不了自己。不管是上课还是做操列队随意性强,对班级没有集体荣誉感,同学相处不能宽以待人,丝毫不能吃亏。为此我想破头皮,采用许多办法,有苦口婆心的谆谆教诲,有正言厉色的呵斥,但收效甚微。直到有一天,学校业务学习,毛主任为我们推荐了一篇文章《向快乐出发》,文中査老师是一位治班严谨的老师,为了治理本班学生在排路队中乱跑乱吵的现象,她采用了“路队说话接力本”。我觉得这是一个好办法,可以借鉴,准备采用“犯错误写说明书”的形式。心动不如行动,我将班级学生存在的问题简单归类为“课堂纪律”“同学相处”“劳动卫生”“文明礼貌”等方面,准备了几个本子,并在班级庄重的宣布了这一项决定!第二天语文课上,坐在后排的李家文俊和李若晨不知什么原因两只脚在那踢来踢去,为此我将他们叫到办公室,让他们写上说明书。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说明书写好了。应该这样说,从语文角度讲这是一篇不错的作文,事情的起因写得很清楚,事情的经过介绍的很详细,包括谁先动手,怎样踢得,踢了几次,写得清清楚楚。可这不是我想要的,我提醒他们:“以后呢?该怎么做?”于是他们很快添上几句:“我这样做是不对的,我以后上课一定认真听讲。”仅此而已,我很失望,以后几篇说明书同样是这样,没有起到什么效果,看来他们对问题认识得不够深刻,怎样让他们发自内心的认识到这种错误呢?看了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我又看到了一丝曙光。要想让学生深刻地认识错误,就应让他们在思想上有所思考、分析、反思,而不应只停留在事物表面。所以,我将“犯错误写说明书”改为“心灵独白”的形式,将犯错误的过程全部用心理描写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一来,学生写说明书时就能静下心来用心思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为了深刻挖掘这种意识,我又让他们采用两种好坏思想对立的形式写出来:在犯错误前,两种思想是怎样争论的;在犯错误时,两种思想是如何交战的;在犯错误后,两种思想是如何感想的。通过好思想对坏思想的阻劝、教诲,从而加深学生的是非观念,对问题产生正确的看法,并在思想上根深蒂固下来,我叫它“心灵对对碰”。以此反复几次,学生自然而然就控制了自己的行为。班上的聂与诚是个聪明可爱的小男孩,但话多、好动。每次做操时不是回头讲话就是用手脚去拍打别人。写了几次“心灵对对碰”后,这种现象明显减少了。他对我说:“老师,以前讲话去捣乱别人,都是无意识的,好像已经习惯了。后来,你让我写心灵独白,我只好硬着头皮写,想着两种思想在争斗,想些道理来劝阻坏思想,时间一长,好像真有思想在争斗。所以每次身体想捣乱时,思想就有反应了,所以我就意识到身体要犯错误了,立马控制住它。真是太神奇了!”看来这种“心灵对对碰”的形式还是挺有效果的,不仅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提高了认识,而且让学生可以从思想上控制自己的言行,改正错误。当然,这种形式好处多多,对于语文老师而言,有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以前学生的作文中鲜少有心理描写,现在基本上都会剖析心理,使文章写得更生动具体;对于班主任而言,可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高年级的学生独立性增强,不愿与老师交流,通过这一份份心灵独白,我可以知道他们为什么会犯错误,可以知道他们的需求,可以了解他们,从而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掌控全局。待他们了解到自己的错误后,我接下来要做得就是帮他们改正身上的坏毛病。“改掉一个坏习惯比养成一个好习惯要难的多。”这就是告诉我们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不能操之过急。为此,在他们“心灵对对碰”中我又加入了一项内容“在心灵上播种”:针对你身上的这个坏习惯,准备花多长时间去攻克它,你准备怎样去攻克它?我让他们采用阶梯式的循序渐进的方法。例如:针对徐启鹏上课爱插嘴讲话的现象,我与他一起制定了阶梯式计划:1、做到一节课不插嘴讲话;如果做到了,就给自己加一分,进入到第2阶段。2、做到一上午四节课不插嘴讲话。以此类推,针对实际情况制定一天、两天、三天、一个星期甚至更长的阶梯。如果做不到,再从这个阶梯重新开始。当然在此过程中需要老师的监督、鼓励,也有的学生会出现反复现象。我们需要对其耐心,给他们改正的机会。经过半年的努力,我班的学生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