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数学课堂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原创:数学课堂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doc

原创:数学课堂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拉杆箱www.hao5448.comlgx摘要:素质教育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中国论文网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素质教育主体作用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多年来“应试教育”背景下形成的一套传统滞后的教育模式显然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因此,优化滞后的数学教学方法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我就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谈一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创设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作为教学组织者的教师应主动把自己置于学生群体之中,尊重学生的感情,理解和信任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要持适当宽容的态度,并及时帮助他们改正和克服。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课堂上,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动、敢练,对学生的每一次进步或发现都给予肯定,抓住学生的思维的火花,大加赞赏,使学生感到自己被重视,以及成功的自豪感,这样学生就会乐意参与教学活动,从中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和主体意识。例如,课堂练习:“抛物线经过点(1,0),(3,0),(0,3),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大部分学生把三点坐标代入二次函数一般式y=ax+bx+c,列方程组解出a=1,b=-4,c=3,得到二次函数的解析为y=x-4x+3;而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则把点(0,3)代入y=a(x-1)(x-3),解出a=1,求得函数的表达式为y=(x-1)(x-3),即y=x-4x+3.我在点评时,肯定前一种方法的正确性,对用后一种方法的学生大加赞扬,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最近掌握的知识和原理,创设问题情境,使问题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形成差距,引起学生认识上的冲突,促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和需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意识。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时,我提出问题:“任意给定一个正方形,是否存在另一个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已知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2倍?”学生思考后回答:“不存在。”我再提出问题:“你能提出与此题类似的问题吗?”学生思考讨论后,做出回答:“任意给定一个矩形,是否存在另一个矩形,它的周长和面积是已知矩形周长和面积的2倍?”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计算:“当已知矩形的长和宽分别是2和1时,结论会怎么样?”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拓宽了思路,发展了推理能力,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强了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自信心。三、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过程需要热情和激情,在课堂教学中,调整学生的学习情绪,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趣激学,使探究新知的认识活动变成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学生乐意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灯光与影子”时,我先在大屏幕上播放一段皮影戏,然后在灯光下做不同的手势,大屏幕上出现各种各样的手影:活灵活现的狗头、飞翔的雄鹰、美丽的孔雀,再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学生亲身体验手影的形成,体会了中心投影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了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望,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四、培养学生的数学评价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接受评价和进行评价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要给予及时的评价,并用精辟的、深刻的观点阐述内容的要点、重点及难点,同时以专家般的理论让学生折服,指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要适当用错误辨析等方式,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进行评价,以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反思和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例如:“关于x的方程x-2(k-1)x+k-2=0的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相等,求k的值.”学生只考虑到根和系数的关系:2(k-1)=k-2,解得k=0或k=2,而忽略所求k的值应保证有两实数根,即Δ≥0这一隐含条件。针对此类错误,我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联想,充分挖掘并利用隐含条件,明确解题方向,探索解题思路,从而提高学生思维和探索能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这样学生再解类似的题目时就不会出现错误了。例如:“k取什么值时,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12x+9=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学生很快根据题意列出:Δ=(-12)-4?k?9=144-36k>0,解得k<4后,联想到前一个例题考虑不周到而出现的错误,很快想到必须满足k≠0这个条件。五、实施分层教学,激励学生实现目标数学教学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是有一定困难的,这是因为一个班级中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数学能力、学习习惯、学习基础、学习动机等各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