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兴华中学名师培养计划(八届一次教代会通过)(常用版).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2.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衢州市兴华中学名师培养计划(八届一次教代会通过)(常用版).doc

衢州市兴华中学名师培养计划(八届一次教代会通过)(常用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衢州市兴华中学名师培养计划(八届一次教代会通过)(常用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衢州市兴华中学名师培养计划(八届一次教代会通过)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先导和保障。培育和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善于学习、勇于实践、业绩突出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我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实施名师工程是实现学校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政策结合我校师资队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第一条组织领导(一)学校成立名师培养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成员由校级领导、工会负责人、各处室负责人、教师代表等组成。(二)领导小组主要职责:1.全面负责名师工程的规划和实施。2.负责名师培养对象的确定,全面关心他们的成长。3.定期召开名师工程建设的专题会议。4.负责名师职责履行的年终考核及培养期考核。5.负责协调、解决本办法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第二条名师界定“名师”是指:衢州市名师、柯城区名师(含德育专业)、柯城区学科带头人、柯城区教坛新秀以及市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评选的其他荣誉称号的老师。第三条培养目标经过3年时间的努力,力争在全校形成以市名师、区名师、区学科带头人、区教坛新秀为主体,具有一定数量,布局比较合理的“名师”梯队。(一)数量:力争在3年内市级名师人数达到1-3名;区级各类名师总数达到14-16名。(二)分布: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五大学科力争每学科达到各类名师2-4人,音、体、美、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等每学科1-2人。第四条名师培养对象条件(一)市名师培养对象条件1.基本条件(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修养,敬业爱岗,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在实施素质教育、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推进教育现代化等各项工作中起积极带头作用,在衢州市有一定的知名度;(2)应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3)具有中学高级教师职务;获得过市级以上综合性、专业性荣誉称号,或获得过区级拔尖人才、名师等荣誉称号,或在学科课堂教学评比中获地市级一等奖及以上;2.教育工作(1)积极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学校各部门的管理工作,近五年内担任班主任或团队辅导员、课外活动小组指导教师和其他教育管理工作3年以上;(2)具有丰富的学生管理工作经验,关心爱护学生,善于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实际,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言传身教,注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高尚的师德、严谨的学风影响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取得了显著的教育实绩。3.教学工作(1)近五年以来一直从事本专业学科教学,工作量饱满。具有系统、扎实的教育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2)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推进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教育教学水平高,是全市或本县(市、区)本学科教育教学的领头人,能起示范引领作用。在本市享有一定知名度。4.科研工作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近3年,承担并完成1项市级以上立项课题;在市级及以上刊物发表学科专业论文不少于2篇(其中至少有1篇在省级及以上正式刊物上发表),或在市级及以上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论文评比中获二等奖及以上论文不少于2篇(其中至少有1篇获市一等奖或省二等奖及以上)。(二)区名师(含德育专业)培养对象条件1.基本条件(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修养,敬业爱岗,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在实施素质教育、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推进教育现代化等各项工作中起积极带头作用,在本区享有较高的知名度;(2)应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3)具有中学一级教师职务;获得过区级及以上综合性、专业性荣誉称号,或在本专业课堂教学评比中获区级一等奖及以上。2.教育工作(1)积极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学校各部门的管理工作,近五年内担任班主任或团队辅导员、课外活动小组指导教师和其他教育管理工作3年及以上(德育专业名师要求从事教育管理工作8年及以上);(2)具有丰富的学生管理工作经验,关心爱护学生,善于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实际,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言传身教,注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高尚的师德、严谨的学风教育影响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取得了较显著的教育实绩。3.教学工作(1)近五年以来一直从事本专业学科教学,工作量饱满。具有系统、扎实的教育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2)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推进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教育教学水平高,教育教学显著,是全区学科教学或德育的领头人,能起示范引领作用,在本区享有较高知名度。4.科研工作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应用现代技术能力。近3年来,负责主持或执笔完成1项市级及以上专业立项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