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3.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KB 金币:14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物理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3.doc

物理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3.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4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www.zhongkao.com·知识与技能:理解气态、液体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的物理含义。·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实验,在熔点(或凝固点)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现象不容易做到。要得出正确结论,对实验要求较高,希望按照下面的要去做。对于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学生知道从熔化过程表现出的特点区分就可以了。方法1:承上启下引入。提出问题:黑龙江省北部一月份的平均气温在-30℃以下,漠河镇的最低气温达到过-52.3℃。在这样冷的地区测气温应该用水银温度计,还是用酒精温度计呢?根据什么来选择呢?我们学习“熔化和凝固”。方法2:生活事例引入。水的三态变化学生是知道的,由此提出问题:热天,从冰柜中拿出的病,一会儿变成了水,再过一段时间水干了。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之间变化有什么特点呢?我们学习“熔化与凝固”。由于萘对人体有危害,课本已将晶体熔化的实验换用海波。海波在照相器材www.zhongkao.com商店、化工店都容易买到。假如买不到海波而手边又有萘,则务必只由教师来演示,不要让学生接触萘,而教师也要注意实验室通风好些,尽量少吸入萘蒸气。本节课的实验比较难做,根据学校条件不同可以提供两种方案供参考。如果学校实验仪器较多,可在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事前将学生分成若干实验小组(2~3人为一组)。把仪器按教材50页图4-7观察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组装好。: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的规律相同吗?:熔化过程一定要加热,所以物质一定要吸收热量。这时温度可能也是不断上升的。:研究蜡和海波(硫代硫酸钠)的熔化过程。参照如图选择需要的实验器材。注意:实验时,严禁用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当;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冒盖灭(不能用嘴吹);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立即用湿布铺盖。时间/min012345?海波的温度/℃蜡的温度/℃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40℃左右时开始,每个大约1min记录一次温度;在海波或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在图2和图3的方格纸上的纵轴表示温度,温度的数值已经标出;横轴表示时间,请你自己写上。根据表中各个时刻的温度在方格纸上描点,然后将这些点用平滑曲线连接,便得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你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总结海波和蜡在熔化前、熔化中和熔化后三个阶段的温度特点。www.zhongkao.com说明:图像可以用来表示一个物理量(如温度)随另一个物理量(如时间)变化的情况,很只管。所以各门科学都常用它。回想实验过程,有没有可能在什么地方发生错误?进行论证的根据充分吗?实验结果可靠吗?与同学进行交流。你们的结果和别的小组的结果是不是相同?如果不同,怎样解释?说明:1.这个方案适合基础较好的学校和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2.实验时,让少数小组观察蜡的熔化过程,多数小组观察海波的熔化过程。实验小组每个同学要有明确分工。专人负责报时间,专人负责观察温度和照顾仪器,专人负责记录等。3.实验开始前教师要讲解实验的做法和注意事项。除了要将实验目的、如何分组、如何分工、观察什么、记录什么、如何画图像等之外,由于学生没有用过酒精灯,还要特别注意向学生讲清如何点燃、熄灭酒精灯,万一酒精洒在桌上并燃烧起来,如何扑灭。教师要准备几块湿布备用。4.由于本实验所需时间较长,(最快观察一个过程也要10min),还由于海波凝固过程中会发生过冷现象,建议只观察熔化过程,不观察凝固过程。本方案适应仪器较少、学生学习能力较弱的学校。准备两套实验仪器,一套观察海波的熔化,另一套观察松香(或蜡)的熔化。两套实验仪器放在讲台两侧。每套仪器都要有一人报时,二人读温度计示数,一人在黑板上记录数据,其他同学在下面观察。www.zhongkao.com注意:采用此方案,教师不要包办代替,要有学生参与观察和数据记录。实验结束后,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