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仓库管理系统设计毕业设计.pdf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11.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基于C++仓库管理系统设计毕业设计.pdf

基于C++仓库管理系统设计毕业设计.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本文主要分析了库存管理系统的一些基本功能和组成情况,包括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结构,功能模块划分及数据模式分析等,重点对应用程序的实际开发实现了介绍。达到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安全性,且应用程序功能完备,符合了库存管理系统作为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MIS)的要求。同时简单介绍了VisualC++编程环境和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特点,库存管理系统是企业、物流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产品仓库的信息进行管理,具有人工管理无法比拟的优点,它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储存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廉等,可减少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些都能够极大地提高货品库存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库存管理科学化、正规化,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因此,开发一个仓库管理系统是很有必要的,具有其特有的技术意义和管理意义。二、设计的主要内容这个仓库管理系统需要完成的功能模块主要有:1、登陆界面的模块这项目的功能模块主要是为了判断用户的身份及帐户。2、前台销售界面的模块这类模块的功能是完成员工销售商品而考虑的。3、后台管理模块的布局后台管理模块主要是为了管理员以及数据安全性,例如查看销售的数据和修改销售员密码等。(1)员工管理模块这个模块主要负责管理员工,可以添加员工、删除员工、修改员工、查询员工等。(2)仓库管理模块仓库管理模块这个功能主要管理出库商品和入库商品等。(3)票据管理模块票据管理主要负责票据查询、票据销毁等。(4)商品管理模块商品管理是负责管理仓库里面的商品,查看有哪些商品等。(5)营业统计模块营业统计是为了解决查看当天的销售情况。目录一、内容简介.................................................9(一)、背景与意义...................................................9(二)、资料收集和分析...............................................9二、作品分析.................................................9(一)、系统需求分析.................................................9(二)、软件运行的硬件环境和软件运行的系统环境...................10(三)、系统流程分析................................................10(四)、后台管理系统功能分析.......................................11三、设计草图................................................11(一)、登录界面草图的设计.........................................11(二)、商品销售界面草图的设计.....................................12(三)、后台管理界面草图的设计.....................................12四、过程图片.......................................................13(一)、界面模块布局................................................13(二)、建立Access数据.............................................16(三)、SQL语句链接Access数据库实现代码.........................18(四)、实现界面功能代码编写.......................................19(五)、使用说明....................................................25五、设计总结................................................33六、致谢....................................................34七、参考文献................................................34一、内容简介(一)、背景与意义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