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人地关系思想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2、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原则。3、应用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风水”惹得祸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风水总是跟封建迷信联系在一起。一些打着“风水”旗号的江湖术士也借此行骗发财。尽管“风水”里有一些封建糟粕,但作为其思想核心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于当今社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中国是世界上风水文化与居住环境实践应用最早的国家,风水文化广泛影响着中国古城市规划、园林规划、民居、陵墓等的设计思想与方式。注重生态环境,提倡人和环境的和谐,房屋和环境的和谐,讲求以人为本,在风水文化中备受推崇。尝试探究:人类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大致经过了哪些阶段?提示:人类对环境的认识由最初的“崇拜自然”经历了“利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阶段,直到现在的“谋求人地协调”阶段。一、人地关系的历史演进1.史前文明——人类适应自然时期(1)生产力水平:极低,人类以渔猎和为主。(2)人地关系: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只是被动地自然环境,与环境是一种关系。2.农业文明——人类利用、改造自然时期(1)生产力水平:技术得到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生产能力。(2)人地关系:人类大规模地自然,开发利用等农业自然资源;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对抗性增强。(3)环境问题:局部地区开始出现,如、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大多源于。(4)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能正确认识的不协调,但有了科学的。3.工业文明——人地矛盾日益时期(1)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水平,人口数量,经济实力空前提高。(2)人地关系: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界的主宰,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人地矛盾迅速。(4)环境问题:上升为从上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出现全球性环境问题。二、谋求人地关系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1)背景:20世纪后半叶,工业发达国家的污染严重,已影响经济顺利发展。(2)提出: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的纲领。2.可持续发展的含义(1)定义:既要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能力。内涵:经济的、的、生态的可持续发展。1.教材P89“图4-2-3工业革命”提示:该图说明进入工业文明时期以来,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突飞猛进,人口数量急剧膨胀,经济实力空前提高,各种机器、设备竞相发展,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情况下,人类对自然资源展开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开发利用。2.教材P90“”提示:美国“重估进步”组织的科学家将过去40年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与地球的供给能力进行比较,计算了地球可以提供用来种植庄稼、放牧、建造基础设施和吸收矿物燃料等的土地面积,分析了为满足人类的各种需要和行为所需的地球面积。比较结果表明,每年需要1.25个地球才能满足人类对资源的消耗。该阅读材料说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已经超过了地球的再生能力。人类如果继续无节制地开发现在的自然资源,就会“透支”未来。3.教材P91“图4-2-4人类与环境相处的演变”提示:该图表达的是某一地区在四个不同时期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图①时期,人们依赖自然,活动范围有限,只在有水源的地区定居,人地矛盾不突出;图②是农业文明时期,进入了改造自然的阶段,人们凿井修坝;图③所示时期,人地关系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环境污染严重,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图④时期,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谋求人地关系协调发展。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传统的工业增长方式、落后的资源利用手段、加速膨胀的城市化以及令人不安的环境质量下降、不安全食品增多等加剧了人地关系失调,使得原本就已凸显的社会矛盾更加复杂。生态环境问题从未像今天这样影响发展,贴近民生,关乎稳定,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今天,推进中国生态现代化,资金与技术支持已不是首要方面,重要的是进一步加强和提升生态现代化能力,在更广范围实现生态治理方式的创新与转型。阅读以上材料,分析探究: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例证】右图是东汉时期的“狩猎生产图”,图中上半部是戈射图,两个猎手正在向疾飞的群岛弯弓瞄射。下半部是收获图,描写农夫们收割、采实、挑运的劳动场面。据此回答(1)~(2)题。(1)“狩猎生产图”反映出的这一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施加的技术手段是()。A.采集与渔猎B.耕作与灌溉C.采矿与冶炼D.建坝与筑路(2)关于这一时期人地关系的正确叙述是()。A.征服自然,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B.崇拜自然,对自然既恐惧又依赖C.改造自然,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D.寻求人地协调答案(1)B(2)C【练习】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