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0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doc

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9月教育学原理专业(18)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本学科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为: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熟悉本学科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教育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二、研究方向1.教育基本理论2.教育哲学3.德育原理三、学习年限与学分本专业修业三年,总学分为36—38学分。四、课程设置(一)学位课程(本专业各方面硕士生公共必修课,计25学分)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任课教师0001马列经典著作选读(教育学)5431王坤庆000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6210003第一外国语(含专业外语)240611801教育学原理5432、3涂艳国等1802德育原理5432杜时忠180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1)5432郭元祥等1804教育历史名著选读5433王坤庆1805当代中国教育问题研究3623涂艳国(二)指定选修课程(按研究方向设置)研究方向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任课教师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哲学1806教育哲学研究5434王坤庆1807教育社会学5433董泽芳1808当代教育思想流派研究5433涂艳国德育原理1809中国德育思想史5434周玫1810西方德育思想史3623杜时忠1811德育评价3623翟天山(三)任意选修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任课教师1822教学认识论3624涂艳国1823教育史基本问题研究3624杨汉麟等1824教育学史专题研究3624王坤庆1825教育社会学3623董泽芳1826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3624范先佐1827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研究3623杜时忠五、教学实践本专业研究生必须完成教学实践,包括讲授本科生课程,参与本科生基础课程的辅导与答疑工作,时间为四周,课堂讲授不少于8学时。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下学期进行。六、调查研究进行教育调查是本专业培养方案的基本内容之一,其目的是全面训练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其独立工作能力,使所学理论能够联系实际。形式包括参与学术会议、实地考察、收集资料、课题调查等。时间一般安排在第五学期。调查研究结束之后,研究生应写出调查报告,由指导教师评定成绩。七、科学研究及学术论文要求1.本专业硕士生在校期间应至少完成6篇课程论文,2篇学年论文。其中应至少有2篇论文在省级或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2.本专业硕士生至迟应在第4学期末确定学位论文题目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订出学位论文工作计划。3.本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及学术水平的要求为:选题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际价值,运用有效研究方法,在较全面掌握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撰写出较高水平的学位论文。基本要求为:①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②对所研究的问题,应有自己独立的见解;③文章结构严谨,层次清楚、逻辑性较强;④文风朴实,表达流畅;⑤引文、注释合乎学术规范。八、培养方式与方法采用导师指导与专业指导组集体培养结合的方式,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既强调系统的理论学习,拓宽知识基础。又强调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是讲授、自学、讨论三者的统一,校内基础理论学习与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的统一。九、其它1.凡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寻取的硕士生,均须补修本学科大学本科主干课程至少3门。并且考试须与本科生同堂同卷。不计学分。2.本专业硕士生必须认真阅读“本专业硕士生必读书目”所规定的书籍,并做好笔记;并根据其笔记,评定成绩。3.本专业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至少参加一次学术活动(学术讲座、学术报告会、学术会议等),并将有关情况记入《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登记表》。学业结束前,由导师对其进行考评。4.凡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习项目均必须进行考核。考核方式、成绩评定标准以及有关要求,按《华中师范大学关于研究生考核及成绩管理的暂行规定》执行。5.每位硕士生须根本专业培养方案,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本人实际,在入学后三个月内,制订出个人培养(学习)计划经导师和专业指导组组长审定后,报院、系、所和研究生处备案。6.本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完成与否,是审定本专业硕士生能否毕业和授予学位的基本依据。本专业硕士生必读书目序号著作(书刊)名称作者、出版单位、时间1教育学王道俊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