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基于单片机无线传输系统设计.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毕业论文-基于单片机无线传输系统设计.doc

毕业论文-基于单片机无线传输系统设计.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单片机无线传输系统设计完成人:班级:学制:专业:指导教师:完成日期:目录TOC\o"1-3"\h\z\uHYPERLINK\l"_Toc356820204"摘要(1)HYPERLINK\l"_Toc356820205"引言(1)HYPERLINK\l"_Toc356820206"1总体设计(2)HYPERLINK\l"_Toc356820207"1.1设计技术背景(2)HYPERLINK\l"_Toc356820208"1.1.1AT89S51单片机简介(2)HYPERLINK\l"_Toc356820209"1.1.2AT89S51主要功能特点(2)HYPERLINK\l"_Toc356820210"1.2单片机无线数据传输原理(3)HYPERLINK\l"_Toc356820211"1.2.1单片机无线数据传输原理概述(3)HYPERLINK\l"_Toc356820212"1.2.2无线数据传输常用编码方式(3)HYPERLINK\l"_Toc356820213"1.2.3无线数据传输解码(5)HYPERLINK\l"_Toc356820214"1.2.4无线数据传输调制和解调(6)HYPERLINK\l"_Toc356820215"2无线数据收发模块(7)HYPERLINK\l"_Toc356820216"2.1无线收发模块nRF905简介(7)HYPERLINK\l"_Toc356820217"2.2nRF905无线模块特点(7)HYPERLINK\l"_Toc356820218"2.3工作模式及芯片结构(7)HYPERLINK\l"_Toc356820219"3系统软硬件设计(8)HYPERLINK\l"_Toc356820220"3.1硬件设计(8)HYPERLINK\l"_Toc356820221"3.1.1概述(8)HYPERLINK\l"_Toc356820222"3.1.2电路原理(9)HYPERLINK\l"_Toc356820223"3.1.3SPI接口配置(9)HYPERLINK\l"_Toc356820224"3.2软件设计(12)HYPERLINK\l"_Toc356820225"3.2.1概述(12)HYPERLINK\l"_Toc356820226"3.2.2发射程序(13)HYPERLINK\l"_Toc356820227"3.2.3接收程序(17)HYPERLINK\l"_Toc356820228"4结束语(21)HYPERLINK\l"_Toc356820229"参考文献(22)HYPERLINK\l"_Toc356820230"Abstract(23)第页()基于AT89S51单片机无线传输系统设计作者:指导教师:摘要: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人们迫切的期望能随时随地、不受时空限制地进行信息交互。当今的各种智能化控制系统也离不开数据信息的传输。其中,无线数据传输是区别于传统的有线传输的新型传输方式,系统不需要传输线缆、成本低廉、施工简单。现在,有很多的电器产品(如一些家用电器)的操作控制也都采用了无线数据传输方式,一些无线数据传输功能相对简单的电器产品,无线数据传输信号的接收识别往往采用与编码调制芯片配套的译码芯片。而无线数据传输功能比较复杂的一些电器产品,无线数据传输信号的识别与译码多采用单片机,其编码调制方法也有多种。本文介绍一种基于AT89S51单片机以及无线收发模块nRF905的无线数据传输方案,以及用单片机对其进行识别的程序设计方法,以供参考。关键词:AT89S51单片机,nRF905模块,无线数据传输;引言当今的各种智能化控制系统,比如智能化小区内部的无线抄表系统、门禁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和安全防火系统等,工业数据采集系统,水文气象控制系统,机器人控制系统、数字图像传输系统等等,都离不开数据信息的传输。可以说,数据信息传输系统是各种智能化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在有线数据传输方式当中,数据的传输载体是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在一些单片机监测系统中,数据采集装置是安装在环境条件恶劣的现场或野外。采集到的数据通信传输到手持终端,然后通过手持终端送到后台机(PC机)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这样,数据采集装置与手持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需解决通信问题。若采用有线数据传输方式显然是不合适的。相比于传统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