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编制考试教育与教育学章节汇编试题自己手动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57KB 金币:14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学教师编制考试教育与教育学章节汇编试题自己手动版).doc

(小学教师编制考试教育与教育学章节汇编试题自己手动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4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单项选择题(了解)1.我国学校产生于公元前1000多年的()。A.商代B.周代C.夏朝D.春秋(了解)2.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A.希腊B.埃及C.斯巴达D.雅典(了解)3.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A.六艺B.八股文C.自然科学D.四书、五经4.提出“泛智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A)。A.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的著作,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并提出班级授课制)B.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史上第一部具有学科形态的教育学,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奠基人”)C.洛克D.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理论,教育即生活)5.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A)A.孔子(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B.孟子C.墨翟D.荀子6.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B)。A.孔子B.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C.许慎(《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D.朱熹(神话起源论)7.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C)。A.达尔文B.布厄迪尔C.勒图尔诺D.孟禄(模仿起源说)(了解)8.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是指(B)。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卢梭9.被称之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A)nA.赫尔巴特B.康德C.培根D.夸美纽斯10.世界上最早系统地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是(A)。A.中国古代的《学记》B.古代印度的《吠陀》C.柏拉图的《理想国》D.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了解)11.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C)。A.英国B.美国C.德国D.法国12.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B)。A.学校的产生B.学制的建立C.教育实体的出现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13.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下列哪部教育论著?(C)。A.《学记》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D.《教育论》14.以“教育的多元化”为教育特征的是(D)。A.古代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D.现代15.终身教育思想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欧洲,由(A)首先提出。A.保罗•郎格朗B.杜威C.洛克D.卢梭16.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C)。A.白板说B.做中学C.儿童中心主义D.实质教育派17.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C)。A.赫尔巴特B.杜威C.康德D.洛克18.1939年,明确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A)。A.凯洛夫B.赞可夫C.布鲁纳D.维果斯基19.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D)。A.《教师资格条例》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20.提出“让一切男女儿童都受教育”的普及教育思想家是(D)。A.杜威B.赞可夫C.夸美纽斯D.布鲁纳21.国际理解教育实质是在教育中贯穿(D)。A.主体教育观B.精英主义价值观C.知识主义价值观D.多元主义价值观22.中国最早的教育学教科书是从哪个国家翻译过来的()。A.美国B.英国C.德国D.日本23.为了更好地选用天下人才,隋唐后建立了()。A.聘任制度B.科举制C.录用制D.任免制24.普及义务教育始于(C)。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25.我国现代学制产生于(D)。A.汉朝B.元朝C.明朝D.清末(我国现代学制是从西方引进的。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现代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教育民主化的基本内涵包括(ACE)。A.取消等级制度,实现教育机会均等B.反对在教育内容中宣扬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思想C.提倡教育结果的均等D.反对压抑儿童的个性,要求尊重学生E.教育自由化2.孔子的教育主张包括(BCE)。A.兼爱(墨家)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C.有教无类D.教学相长(学记)E.不愤不启,不悱不发3.近代社会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其表现包括(ABC)。A.公立教育系统的建立B.教育的世俗化C.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D.教育的终身化E.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4.学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