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十大题型及答题技巧.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十大题型及答题技巧.doc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十大题型及答题技巧.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十大题型及答题技巧(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十大题型及答题技巧近年来,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考查集中在10个题型中,以下详细总结了答题方法,同学们可以找出近年考题,逐个印证一下。题型1:特殊段落或写作技法作用示例:①文章第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005年《白苍鹭》②选文第⑧段和链接材料运用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2021年《昙花终于怒放》答题方法:1.让考生直接回答文段或句子在结构或内容上起什么作用。方法:了解文段或句子在文章开头中间结尾的作用。开头: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后文打下伏笔,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中间:呼应前文,承上启下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结尾:照应开头;篇末点××题;总结全文,深化××中心;首尾呼应;回味无穷。2.记叙文中议论句段的作用。方法: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3.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方法: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题型2:观点类开放性试题示例:你对文章中年轻人打鸟的行为有什么看法?请说明理由。———2005年《白苍鹭》答题方法:这一类品析与感悟类的主观性表述题,往往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但有“答案标准”,那就是应根据自己的感悟与体验,谈出自己独特的看法,只要言之成理、见解新颖独到即可。解答这类题目,可从以下角度入手:注意研读上下文,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揣摩,然后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要注意从全文构思的角度,从作者的表达意图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角度进行解答;要揣摩考题的意图,结合文章内容,调动生活积累,进行简洁明晰的表达。题型3:标题含义与作用示例:说说选文标题“小扇轻摇的时光”具体指什么时光?———2021年《小扇轻摇的时光》答题方法:找文章的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题型4:环境描写作用示例:①文章中加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表达作用?句子:河面上水流很急,发出很大的声响,河中央一团团泡沫迅速向下游奔去。———2006年《我看到了一条河》答题方法: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社会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题型6:人物形象与作用示例:①“陶公柳”具有怎样的品格?请简要概括。———2007年《江南陶公柳》答题方法:1、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2、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自己概括总结;3、遵循“找原文———细分析———得结论”思维的过程。题型6:人物心情或感情品析示例:①在下面方框内,填写表明作者心情随昙花的生长而发生变化的词语。(3分)高兴极了()->()->()->()———2021年《昙花终于怒放》答题方法:理清文本思路,在把握行文脉络的基础上提取关键信息。题型7:人物描写方法与作用示例:①文章中加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表达作用?———2006年《我看到了一条河》描写的作用及答题方法:①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②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③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题型8:事件叙述与概括示例:①文章叙述了“我”童年的“几个片断”?请简要概括。———2006年《我看到了一条河》概括事件的方法:(1)摘句法:在文中找出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中心句进行适当的删改)。(2)概括法:记叙了+××人(组织或单位)+××时××地+何种情况下+做××+结果。(注意原文强调的是什么)描写的段落:描写了+××景物+××特征。抒情的段落:抒发了怎么样的感情。(3)叠加法:有些文段有两个以上的主要内容,就要把表达这些内容组合成句就行。题型9:中心思想概括与哲理感悟示例:①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007年《江南陶公柳》②作者从昙花终于怒放的过程得出的人生哲理是什么?———2021年《昙花终于怒放》答题方法:1、掌握概括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2、注重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刻画了)……的故事(事迹,经过等),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的思想(性格、精神),抒发了作者……的感情。题型10:语言赏析示例:①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你认为哪个句子表达效果更好?请说出理由。A.我也许很冷,也许浑身是泥,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