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业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本科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我国银行业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本科毕业论文.doc

我国银行业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本科毕业论文.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MERGEFORMAT-11-我国银行业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摘要】股利分配政策作为净利润的留存与分配之间的博弈,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间接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筹资决策。相关的股利政策理论研究表明了公司正确选择股利政策的必要性,并越来越成为多数上市公司在制定公司长期发展规划时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以我国现有行业中现金股利发放连续性最强的银行业为研究对象,对16家银行业上市公司近5年来的历史股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我国银行业上市公司具有偏好现金股利、股利政策选择的连续性较好的优点,但也还存在着股利分配行为不规范、派息低、稳定性差等不足。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相关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的建议,以期能为上市银行制定合理的股利分配政策和监管部门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提供一定参考。【关键词】银行业;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一、引言投资决策、筹资决策以及利润分配政策属企业财务管理中三大财务决策,其中股利政策是现代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对上市公司而言尤为重要,股利分配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间接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筹资决策。合理的股利政策不仅使上市公司的留存收益保持适当,满足公司经营发展需要,而且能树立企业良好的市场形象,激发投资者对企业的投资热情,从而使公司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机会。我国商业银行上市的时间相对较短,数量也较少,经过十一年的发展,由最初2000年3家增长为2011年16家,由于其特殊的市场地位和强大的盈利能力,成为广大投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热门话题。“据银监会公布的数据,2011年中国商业银行全行业的净利润突破万亿,达10412亿元,比上年增长36.34%,平均资本利润率达到了20.4%,较2010年的19.2%有了进一步的增长,总利润相当于1806家上市公司净利润总和的一半,同时这一数字还超越了125个国家2011年的GDP水平,银行业的净利润已经达到富可敌国的地步”[1]。在这样的背景下去研究上市银行股利政策的选择现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既是银行合理安排剩余收益的需要,也是政府部门实行有效监管的需要。纵观近几年的相关研究资料,大多以研究整个股市的股利政策选择机制和影响因素或者从国外的某些新理论出发,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索其在中国的情形,而较少关注某一个行业上市公司的情况,尤其是银行业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状况。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银行业上市公司是以经营货币资产为主要对象的组织,具有无实物资产流转的特点,无论在业务内容、盈利方式,还是在财务报告的披露内容和报告的基本编制规则上都与普通上市公司存在较大差异;另一方面由于上市银行的特殊地位,它是国家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金流的依赖和经济安全的要求都特别高,这使得银行业上市公司大多有政府的背景,受到严格的政府管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接轨,我国商业银行开始走出国门,参与到更为复杂的国际金融市场中,外资银行也参与到我国金融体系中来,竞争日趋激烈。因此对当下的监管部门和银行管理者而言: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监管部门如何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环境,引导上市企业健康发展,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银行管理者如何有效制定股利政策合理分配企业盈余,优化资产结构,降低资本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都成为各自所面临的一个最为现实而急迫的问题。二、文献综述(一)各种股利理论的发展演变股利理论的探讨最早发展于20世纪初的西方,1903年美国学者帕雷特(Paratt,1903)首次提出股票的价格与价值分离的观点,他认为股票价值的经济本质在于取得股利收益。此后一段时间股利相关研究没有大的发展,这一时期最主要的成果是“一鸟在手”理论的提出,由于其通俗易懂,且和实际现象较为接近,成为当时最流行的股利理论。后来直到1961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两位财务学家米勒(Miller)和莫迪格利安尼(Modigliani)发表《股利政策、增长和股票估价》提出MM股利无关论,股利政策的相关研究才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注意,成为研究热点,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丰富的成果,逐渐形成了税收差异理论、追随者效应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代理成本理论。股利理论发展到今天,随着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企业的治理结构越加复杂,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学者开始从研究公司股权结构和企业发展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形成了股权结构理论和股利生命周期理论等理论。(二)常见股利政策类型及其理论基础随着各种股利理论研究的发展,实务操作中所选择的股利政策也表现出“百花争艳”的态势:1.剩余股利政策。该政策是指企业的收益应当首先满足公司的投资运营需要,在此前提下若还有剩余的利润则用来派发股利,否则企业不发放股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