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华茶文化茶的起源(一)时令使者的脚步在谷雨小憩之后,又踏着春天的泥泞向清明走去。这是三峡的又一个美丽的季节,我仿佛又听到了峡江两岸深山中那清风飘荡的清亮茶歌:“年年有个三月三啰,姐妹们打扮上茶山呀……”是的,这意味着蜚声中外的三峡云雾茶又上市了!三峡人没有喝陈茶的习惯,尝新永远是三峡人生活追求的时髦。就像一入秋就盼着品尝柑桔的甜蜜那般,一过谷雨便渴望早品饮明前茶的清香。自然风光是三峡的一种魅力,自然之物产也是三峡的一种魅力,年年此时此节,全国各地到三峡“调查(茶)”的人们也纷至杏来,其热闹情景不亚于茶文化节。三峡茶,陶醉了多少土里巴人,陶醉了多少文人雅士?!作为一个嗜茶如命的三峡人,笔者在品味着三峡茶悠长的香醇之时,也常常品味着中国茶叶的悠长历史,品味着三峡地区与中国茶那悠长深远的历史渊源。本文试图探索菜之起源与三峡之渊源关系,追寻山茶科植物走进茶物进而走进世人饮品的神秘历史足迹。以及拾掇三峡茶文化种种趣闻铁事,以供关注三峡古文化研究的学者们饭后茶余一哂。“春秋战国西偏境,陆羽《茶经》第一州。”这是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于宋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被贬至夷陵当县令之后,在一首题为《夷陵书事寄谢三舍人》七律的开头两句诗。可以说,这是欧阳修以自己亲身的体验对位处三峡地区峡州的历史、地理、特产等最精辟概括。最早肯定峡州在中国茶叶中地位的是后世称之为“茶圣”的唐代人陆羽(公元733~804年),陆羽撰写了中国、也是全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他在《茶经》中对茶之起源、出产、加工制造、茶具、茶道、历代茶事等等,均作了全面的总结和详尽的阐述,堪称是茶叶研究的不朽之作。欧阳修的“第一州”之说,便出自《茶经·八之出》(即专论茶叶出产地的第八章):“山南(道):以峡州上。(原注:峡州生远安、宜都、夷陵三县山谷。)”查阅《通典》得知:“山南”乃“山南道”,唐贞观初将全国地域划为十道,山南道以终南山、华山之南而得名,其辖境包括今湖北长江以北、汉水以西、陕西终南山以南、河南嵩山以南、四川剑阁以东、长江以南之地;《通典》曰:“峡州,春秋战国时,并楚地,秦将白起攻楚,烧夷陵,即其地也。秦、二汉并为南郡地。魏武平荆州,置临江郡。后刘备改为宜都郡,吴改夷陵为西陵……梁改置宜州。西魏改曰拓州,后周改为峡州……大唐为峡州,或为夷陵郡,扼三峡之口,故为峡州。”唐时三峡州辖夷陵、宜都、远安、长阳、巴东五县郡,都是出产名茶之地。陆羽出生于与三峡地区毗邻的荆州天门县,对三峡出产之茶难免有一点亲近之感,但他如此推崇峡州茶却是他多年对唐代全国各地产茶潜心研究后作出的公正评价,主要是根据峡州茶的优良品质。与峡州茶同列为上品的还有淮南道光州茶、浙西道湖州茶、剑南道彭州茶、浙东道越州茶……并注明光州茶、湖州茶与峡州茶品质相同。峡州茶在唐代之盛名,我们还可以从唐诗中得到印证。自古诗家多茶客,峡州茶虽地处偏远,却早早地走进了一些著名诗人的作品之中。著名诗人郑谷游历三峡时,曾亲自品尝了峡茶,并即兴写了《峡中尝茶》一诗:“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前尝,吴僧漫说鸦山好,菊里休夸乌嘴香,入座半瓶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诗中不仅叙述了他在峡江边茶园中坐在火塘前品尝春茶的情景,而且对峡州茶充满了赞美之声;诗仙李白自号“酒中仙”,他的诗作中咏酒诗占一半多,颂茶的诗只有一首,而这首诗赞颂的正是峡州茶。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李白有一位远在三峡地区玉泉寺为僧的族侄李英(法名中孚),将玉泉寺出产的“仙人掌”茶带到金陵(南京)栖霞寺给他品尝,李白饮后诗兴勃发,挥毫写下了《答族侄僧中孚玉泉仙人掌茶》,并附诗序:“……此茗清香滑熟,异于他者,所以能返童振枯,扶人寿也。余游金陵,见宗僧中孚示余数十片,拳然重叠,其状如掌,号为仙人掌茶。”诗云:“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丛老卷绿叶,枝枝相连接,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举世未之见,其名定谁传,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中字禅师仅给李白送去数十片,可见当时玉泉仙人掌茶之稀贵;李白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对于茶亦可谓见多识广,唯独对玉泉仙人掌茶如此青睐,足以证明三峡地区出产茶叶品质之魅力。茶的起源(二)茶,“兴于唐盛于宋”。这也是三峡地区茶文化演进的真实写照。宋代曾在峡中为官或游览过三峡的骚人墨客,莫不有赞誉峡茶之吟唱,其中最钟情者,当属南宋大诗人防游。陆游于公元1170年5月人峡任夔州通判,写下了著名的《人蜀记》,对峡中山水胜迹、民俗风情、草木物产等都有生动真实的描述,是继《水经注》后反映三峡的名著。陆游在峡中还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寄托了他对峡山、峡水、峡茶的深情眷恋,与三峡结下了珍贵的茶缘。他在《人蜀记》中记叙了峡中民间茶市的繁荣:“晚次黄牛庙,山复高峻,村人来卖茶菜者甚众。”他写的三峡诗页不乏咏茶之作,如《荆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