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船舶工业发展规划报告(2008-2020).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47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温州市船舶工业发展规划报告(2008-2020).doc

温州市船舶工业发展规划报告(2008-2020).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温州市船舶工业发展规划(2008-2020)2012-02-02前言一、规划背景船舶工业被称为“面向海洋的装备制造业”,是资金、技术密集型的综合性先导产业之一,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战略性产业之一。船舶工业不但为国际贸易、能源运输和海洋开发提供装备,也是保障国家安全、确保国家能源战略和海洋权益的基础工业。1、国际船舶工业发展前景广阔。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和全球化的发展,近年来国际造船工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2007年世界船舶工业达到新的高度,全球新船完工量创下8280万载重吨的历史新纪录。同时,市场需求保持旺盛态势,全年新船成交量在散货船和超大型集装箱船的带动下达到2.45亿载重吨,较2006年增加40%以上,创历史新高。全球造船企业生产任务饱满,许多骨干企业交船期排满至2010年,部分船企甚至开始承接2014年交付的船舶,充足的订单为船舶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据世界经济与合作组织(OECD)预测,2006-2010年世界平均新船需求量将达到5022万载重吨,2011-2015年世界年均新船需求量将达到3918万载重吨,大大高于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约3356万载重吨,后半期为3720万载重吨)。因此,在2015年之前,世界船舶市场将保持稳定旺盛的需求,世界船舶工业发展前景广阔。2、全球船舶工业呈三足鼎立之势从当今全球船舶工业整体格局上来看,尽管一些新兴的造船国家如越南、土耳其、菲律宾和一些老牌的欧洲造船国家如意大利、荷兰、英国等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短期内无法扭转韩、日、中三足鼎立之势。2007年,韩、日、中造船总量以载重吨位计占世界的90%(以修正总吨计占79%)(详见图1、图2)。韩国、日本的造船业积累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在技术、市场等多方面方面具有竞争优势;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大规模投资造船产业,“十五”期间年均增长28%,并呈加速态势,增速远远高于韩国和日本,在世界造船产业转移规律的支配下,我国造船业成为继韩国、日本之后最重要的一极。图1各国(地区)造船产量份额图图2各国(地区)造船产量份额图(以载重吨位计算)(以修正吨位计算)3、我国将继续优先发展船舶工业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至今,我国大规模投资船舶工业,造船能力在2002年后的5年时间里增加了4倍,2006年8月国务院通过了《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到2010年,我国建造的散货船、油船市场占有率分别提升到世界第一和世界第二,集装箱船市场占有率接近韩国,LNG船市场占有率达到20%以上,成为高新技术船舶重要生产国;早就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力争4-5家造船企业进入世界10强,20家企业进入世界50强;到2015年造船总量占世界的35%,跃升为全球最大造船国。二、规划目的针对国际国内船舶工业发展的趋势,全面地掌握温州市船舶工业概况,理顺在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下温州市船舶工业的发展思路,合理定位,并通过调整产业空间布局,确立产业发展重点和方向,在相关政策的正确指导下建设一批重点项目,推进全市船舶工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三、规划依据(1)《船舶生产企业生产条件基本要求及其评价方法》,国防科工委;(2)《船舶工业企业的行业标准》,国防科工委,2007.10;(3)《浙江省船舶工业产业布局规划》,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2003.11;(4)《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1;(5)《温州港总体规划》,交通部规划研究院、温州港务管理局,2007.8;(6)《温州船舶工业发展规划(修改稿)》,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2004.12;(7)《温州市船舶配套业与船舶商品市场发展规划》,浙江工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研究所,2006.04;(8)《温州市滩涂围垦总体规划》;(9)《温州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四、规划年限本次规划的年限为2008年至2020年,其中近期为2008-2010年,中期为2011-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第一章现状基础一、发展现状温州船舶工业开始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经历20多年的发展,船舶工业从最初的“低、小、散”到现在已初具规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近年来,温州船舶工业紧紧抓住国际船舶工业转移这一历史机遇,生产能力不断扩大,船舶档次不断提升。仅2001年至2006年,全市船舶工业产值、造船总吨等指标实现了翻番。1、船舶修造工业迅猛发展2007年全市在建船舶65艘,共约59.2万吨,其中下水48艘,实现产值30.38亿元(详见表1-1),比上年同期增长76%。整个行业呈现出总量增长、外向加快、技术提升、竞争力逐步增强的势头。表1-1温州船舶工业发展基本情况年份造船数(艘)载重吨(万吨)总吨(万吨)产值(亿元)税收(亿元)20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