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试卷分析2(完整资料).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地理试卷分析2(完整资料).doc

地理试卷分析2(完整资料).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地理试卷分析2(完整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八年级期末调研考试地理试卷分析一、试卷的基本特点1、试卷题型灵活多样有选择题、填空题、读图分析题、拓展提高题和活动天地。选择题20小题占20分,填空题占13分,读图分析题占41分,分值比重最大,拓展提高题2小题占8分,活动天地占13分。题型结构比较合理,试题有一定的灵活性.有的问题情景创设,不是教材直接的内容,但运用所学知识都能灵活解答。2、本套试题体现了地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兼顾知识、能力、情感的考查。考查内容覆盖面较全面,考查题型新颖。试题重视记忆、应用和创新相结合,具有灵活性.试题突出教材重点,覆盖了课程标准所列的重要知识点.第二章的内容在试卷中所占比例较大。3、考题符合教学大纲要求,题目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难易适中,无偏题、怪题。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大部分考点都能达到课本知识的再现。该试卷强调地理读图能力的考查,占用了较大比例.学生在轻松中学会对知识的灵活运用。特别是图文转换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整体上看,是一套较科学的期末考试试卷。二、成绩统计及分析1、本次考试实际参考人数120人,平均分36.11,优秀率3.33%,及格率13.33%,低分率21%.2、本次考试最高分87分,最低分9分.60-80分,19人;60—50分,23人;50—30分,59人;30分以下有19人。3、(1)选择题分析;共有20小题,20分。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内容涉及身边的常识、我国之最、闻名我国的地理知识等内容。大部分学生掌握较好,得分率高;个别学生审题不认真或基础知识不扎实,导致丢分.(2)填空题分析;第2题是考查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了解我国的资源情况,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3)读图题是地理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学会阅读、使用地图,从地图上获取信息是学习地理的关键。本套试题涉及指我国南北方农作物的种类地图、四大牧区地图、棉纺织工业和钢铁工业分布图、铁路发布图、我省的主要城市发分布图、澳门的地形图等。分值比例大且形式灵活多样。但是,由于学生掌握知识比较死板,得分率非常低.(4)拓展提高题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能否活学活用,本题是根据具体运输任务,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其中有一题是:从学校到保定乘坐火车的,此题虽然贴近生活.但说的不太好,我认为。容易让学生理解错。三、反思教与学存在问题从成绩来看,过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相对较好,但对于综合性强、机动灵活、联系实际的题目回答得不够好,反应出学生不重视地理学科的学习,知识没有得到巩固;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不够扎实,学习的主动性较差。在教学中只强调学生的理解,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只是布置下去了,有的没及时检查,造成学生偷懒.有的学生只会背,但不会灵活运用,这也是失分的原因;还有在活学活用上引导学生练习的比较少,对个别学生没有个别对待,个体分析不到位,没能做到因材施教.四、今后教学应注意的问题1、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为每位同学提供成功的机会。在教学各个环节,注意分层教学,有的放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探究活动,加强读图训练,培养读图能力。3、加强课堂教学,向45分钟要质量。紧紧围绕教学大纲,体现新课改要求,抓素质教育,落实好基础知识,使学生学会学习并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特别是要注重身边的地理知识的积累,家乡的环境、资源、人文因素等等.初中地理会考试卷(友情提示: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请认真审题后再作答)题号一二总分1—2526—2829—3132-33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有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所给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下表相应的空格内.)题序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序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1.关于我国疆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最北的省份是内蒙古自治区B.最东的省份是上海市C。最南的省份是海南省D.最西的省份是西藏自治区2。下列说法,与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不相符的是A.西北部人口密度大于东南部B.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大于高原地区C.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于内陆地区D.目前农村人口总量大于城市人口总量3.从图1人物影子判断,该地所处的温度带是A.热带B.北温带C.北寒带D.南温带4。下列事实可作为海陆变迁证据的是①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②杭州湾两岸架起了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③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④岛礁有时被淹没有时露出来⑤珠江口沿岸出现赤潮A。①⑤B.②③C。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