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与防治医学知识讲座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你的****书屋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56KB 金币: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养生与防治医学知识讲座培训课件.ppt

养生与防治医学知识讲座培训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掌握养生与预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2.掌握治则的概念。治病求本的概念,以及正治反治,治标治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和三因制宜等原则。3.了解调理精气血津液等治则。第一节预防一、未病先防(一)养生以增强正气1、顺应自然2、养性调神3、护肾保精4、体魄锻炼5、调摄饮食6、针灸、推拿、药物调养(二)防止病邪侵害1.避其邪气2、药物预防二.既病防变(一)早期诊治(二)防止传变(2)先安未受邪之地<1>含义:可以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五脏的整体规律、经络相传规律等为指导。<2>内容:①治疗肝病,常配以调理脾胃的药物,使脾气旺盛而不受邪。②温热病伤及胃阴时,其病变发展趋势将耗及肾阴,清·叶天士,主张在甘寒以养胃阴的方药中,加入咸寒滋养肾阴的药物,以防止肾阴的耗损。第二节治则治则是治疗疾病时指导治法的总原则,具有原则性和普遍性意义。扶正祛邪是治疗的基本原则。治法则是从属于一定治则的治疗大法、治疗方法及治疗措施,其针对性及可操作性较强,较为具体而灵活。治则统摄具体的治法,而多种治法都是从属于一定的治则。益气、养血、滋阴、扶阳等治法就是扶正治则的具体体现;发汗、清热、活血、吐下等治法就是祛邪治则的具体体现。治病求本一、正治与反治1、正治内容:①寒者热之:即以热药治寒证,指寒性病证出现寒象,用温热方药来治疗。如表寒证用辛温解表方药。里寒证用辛热温里方药。②热者寒之:即以寒药治热证,指热性病证出现热象,用寒凉方药来治疗。如表热证用辛凉解表方药。里热证用苦寒温里方药。③虚则补之:即以补益药治虚证,指虚损性病证出现虚象,用具有补益作用的方药来治疗。如阳虚用温阳的药物。阴虚用滋阴的方药。气虚用益气的方药。血虚用补血的药物。④实则泻之:即以攻邪泻实药治实证,指实性病证出现实象,用攻逐邪实的方法来治疗。如水饮内停用逐水的方药。瘀血用活血化瘀的方药。湿盛用祛湿的方药。食滞用消食导滞的方药。2、反治(3)内容含义:以补开塞,指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适用范围:因体质虚弱而出现闭塞症状的真虚假实证。治法:以补开塞,主要是针对病证虚损不足的本质而治。含义:以通治通,指用通利的药物来治疗具有通泻症状的实证。适用范围:因实邪内阻而出现通泻症状的真实假虚证。治法:以通治通,针对邪实的本质而治。3、二者关系二、治标与治本(一)缓则治本(二)急则治标(三)标本兼治三、扶正与祛邪(一)基本概念(二)运用原则(一)基本概念(二)运用原则1.运用原则2.运用方式邪盛为主,急于补虚反会助邪。正虚不甚,邪势方张,正尚耐攻,经去其病邪,再用补虚收功。正虚为主,虽有实邪但机体不耐攻伐四、调整阴阳(一)损其有余(偏盛)(二)补其不足(偏虚)亡阳——益气回阳固脱亡阴——益气救阴固脱五、调理精气血津液(一)调精(二)调气(三)调血(四)调津液(五)调理精气血津液的关系2、调理气与津液的关系3、调理气与精的关系血虚:补血,填精补髓精亏:填精补髓,补血津血亏少:补血养津津枯血燥:养血润燥六、三因制宜(一)因时制宜(二)因地制宜(三)因人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