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来历.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秋节的来历.doc

中秋节的来历.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秋节的来历(完整版)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中秋节的来历周朝时每年中秋之夜击鼓赋诗以“迎寒”。《周礼·春宫》记载:“中春,昼击土鼓,吹诗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这是“中秋”一词最早的出处。据《周礼》记载,周天子每年秋天都要举行“夕(拜)月”仪式。汉代时,每逢立秋之日,人们还要举行敬老活动。晋代文献中已有中秋赏月的记载。到了唐代,中秋赏月已成为民间风俗。北宋太宗年间正式确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节日活动异常兴盛。中秋之夜的东京汴梁,处处弦歌,热闹非凡。达官贵人纷纷在楼台亭榭饮酒赏月,普通百姓也争先恐后登上沿街酒楼,观赏中秋明月。南宋都城临安也是同样光景,家家都要安排一顿晚宴,举家团圆,饮酒赏月。明代,吃月饼开始成为中秋习俗。清代,中秋节规模和内容进一步扩大和丰富,渐渐成为中国重要传统节日之一。在六朝以前,中秋还不像端午那样为人重视,到了唐代才开始逐渐被人重视。据说是从皇宫里传出来一个唐明皇八月十五游月宫的故事。说是有一年八月十五夜晚,道士罗公远陪唐明皇赏月,唐明皇无意中说道:“如能上得月宫去游玩一次该多好呀!”罗公远说:“万岁想游月宫,那不困难。”说罢口中念念有词,把拐杖向空中一掷,眼前立即出现一座银色天桥,通向月亮。二人一同登桥,不一会儿,一阵寒气袭来,香味扑鼻。二人来到一座宫城门口,门口一棵桂花树又高又大,树下有只白兔在捣药。城楼门匾上写着“广寒清虚之府”几个大字,原来到了广寒宫了,只见琼楼玉宇、瑶草奇葩,数百仙女翩翩起舞,悠扬的音乐声在空中飘荡回响。唐明皇赶紧记下听到的仙乐,经整理成为著名的《霓裳羽衣曲》。自那以后,中秋赏月之风日盛。中秋节越来越被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