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轴优秀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数轴优秀教学设计.docx

数轴优秀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数轴优秀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轴优秀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数轴优秀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知道数轴上有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的已知点所表示的数,知道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2.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3.进一步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巩固在数轴上由数找点、由点读数的方法;4.会借用数轴直观的进行有理数的大小比较,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重点是掌握数轴的概念和画法,明确其三要素缺一不可;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并归纳出一般规律。难点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对应关系的理解是难点。教学中要求学生多动手,增强对“形”的感性认识,培养动手、动脑和实际操作能力。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一)、自学课文P(二)、导学练习1.有理数包括哪些数?0是正数还是负数?2.温度计的用途是什么?类似于这种用带有刻度的.物体表示数的东西还有哪些(直尺、弹簧秤等)?3.思考:①零上25℃用正数_____表示。0℃用数____表示;零下10℃用负数_____表示。②什么叫数轴?数轴要具备哪三个要素?③原点表示什么数?原点右方表示什么数?原点左方表示什么数?④表示+2的点在什么位置?表示-3的点在什么位置?⑤原点向右0.5个单位长度的A点表示什么数?原点向左1个单位长度的B点表示什么数4.数轴的画法,有哪几个步骤?5.我们还可以更简便的得出数轴的定义:规定了、和的直线叫做数轴。、和是数轴的三要素,原点位置的选定、正方向的取向、单位长度大小的确定,都是根据需要认为规定的"。直线也不一定是水平的。6.温度计里的大小:观察温度计的刻度,发现上边的温度总比下边的高。类似地,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的数总比的数大。进一步观察数轴,发现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所有的正数都在“0”的,这说明什么?正数都0;负数都0;正数一切负数。(三)自学疑难摘要:组长检查等级:二合作探究1:判断下图中所画的数轴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错在哪里?2.把下面各小题的数分别表示在三条数轴上:(1)2,-1,0,+3.5(2)-5,0,+5,15,20;(3)-1500,-500,0,500,1000。想想看,第(3)小题数据比较大,那怎样表示呢?3.把下列各组数用“(1)–10,2,–14;(2)–100,0,0.01;(3),–4.75,3.75。三、展示提升1、每个同学自主完成二中的练习后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2、每个组根据分配的任务把自己组的结论板书到黑板上准备展示。3、每个组在展示的过程中其他组的同学认真听作好补充和提问。四、反馈与检测1.判断下图中所画的数轴是否正确?2.下面数轴上的点A、B、C、D、E分别表示什么数?3.将-3、1.5、、-6、2.25、、-5、1各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4.画一条数轴,并在上面标出下列的点。±100±200±300数轴优秀教学设计2教学目的: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并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重点、难点1、重点:弄清应用题题意列出方程。2、难点:弄清应用题题意列出方程。教学过程一、复习1、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论根据是什么?二、新授。例1、如图(课本)天平的两个盘内分别盛有51克,45克食盐,问应该从盘A内拿出多少盐放到月盘内,才能两盘所盛的盐的质量相等?分析:等量关系;A盘现有盐=B盘现有盐检验所求出的解是否合理。培养学生自觉反思求解过程和自觉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的良好习惯。例2.学校团委组织65名团员为学校建花坛搬砖,初一同学每人搬6块,其他年级同学每人搬8块,总共搬了1400块,问初一同学有多少人参加了搬砖?1.题目中有哪些已知量?(1)参加搬砖的初一同学和其他年级同学共65名。(2)初一同学每人搬6块,其他年级同学每人搬8块。(3)初一和其他年级同学一共搬了1400块。2.求什么?初一同学有多少人参加搬砖?3.等量关系是什么?初一同学搬砖的.块数十其他年级同学的搬砖数=1400三、巩固练习教科书练习1、2、3四、小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在于抓住能表示问题含意的一个主要等量关系,对于这个等量关系中涉及的量,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用字母表示适当的未知数(设元),再将其余未知量用这个字母的代数式表示,最后根据等量关系,得到方程,解这个方程求得未知数的值,并检验是否合理。最后写出答案。五、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