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生情 读中悟情.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入境生情 读中悟情.doc

入境生情读中悟情.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市级获奖课例入境生情读中悟情——《黄河的主人》第一课时教学13977796282钦州市第七小学洪美惠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八册23课《黄河的主人》教材简析:“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古代诗人描写黄河的不朽名句。的确,黄河滚滚波涛,一泻千里,以不可阻遏之势奔腾向前,真令人惊心动魄啊!然而,有谁能征服、驾驭这桀骜不驯的黄龙呢?有谁成为这万里黄河上的控纵自如的主人呢?又怎样艺术地表现这位主人战胜惊涛骇浪的勇敢无畏和高超技艺呢?《黄河的主人》一课,主要通过对羊皮筏子、艄公、乘客的描写,赞扬了艄公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被誉为“黄河的主人”。课文所要告诉我们的就是艄公的精神,因而课文重点围绕“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这一中心句写的。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重视读的训练,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熏陶。本课设计力求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并且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读书,从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进而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目标:⒈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理解“浊浪排空”“胆战心惊”“惊涛骇浪”等词的意思。⒉学习课文1—4自然段,品读重点语句,感受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初步领悟“黄河主人”的机智勇敢,敢于与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教学重难点:⒈能联系上下文,借助图及工具书理解词语在句中的意思。⒉能有感情地品味重点语句,体会黄河的壮美,初步领悟“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课前活动:让学生诵读几首与黄河相关的诗歌。如王之涣的《凉州词》《登鹳雀楼》及刘禹锡的《浪滔沙》。一、渲染情境,感受黄河壮美⒈看洪老师写课题黄河,学生读,要读得有气势。读题质疑。⒉你知道黄河吗?谁来说说你心中的黄河?生:黄河是母亲河。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孕育了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文明。生:黄河全长5464公里,是中国第二大河。生:黄河含有大量黄沙,水是浑浊的,因此称黄河……⒊多媒体出示画面,师描述: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的文明,她呈一个“几”字形,奔腾在我国西北部(师边说边画“几”字)。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因此我国历史上有很多文人墨客赞颂过她。让我们再一次吟诵这些令人荡气回肠的诗句:[设计理念:通过画面及老师富有感染力的话外音,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黄河的壮美,为学生学好课文作好铺垫。]⒋我国著名散文家袁鹰笔下的黄河是怎样的?你们看!(播放第一自然段的配音,配乐及画面)(1)生自由读,读准“滚”“浊”的字音(2)师:读着这样的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黄河?(3)课件出示()的黄河,学生说出个人的见解:波浪滔天,茫茫、滚滚、山崩地裂,气势壮观……[设计理念:叶圣陶先生说过:“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读是阅读的基础,运用才是学习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越来越深地走进文本所描绘的境界,从而感悟语言文字并受到语言文字的熏陶。](4)齐读第一段,这段的哪个词形容人的心情?结合生活体验,理解“胆战心惊”。(5)指导朗读,读出黄河磅礴的气势。(6)个人展示读,自我评价,同学评价。过渡:黄河每日都这样奔腾不息,掀起万丈狂澜,它那磅礴的气势令人震惊,令人折服,又有谁敢做黄河的主人呢?师:黄河奔腾在每个人的心中,这节课让我们走近黄河,走近黄河的主人。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本⒈放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做记号。⒉课件出示词语,检查把字词读准。⒊借助画面,工具书及生活积累,理解“竹篙”“如履平地”等的意思。⒋读了课文,你知道黄河的主人指谁?(板书:艄公。老师提醒学生“舟”作部首时横变提,不出头)⒌快速默读课文,艄公凭什么成为黄河的主人?用——划出。⒍课件出示全文中心句: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1)个人读(2)质疑问难(3)这是全文的中心句,齐读。导:同学们,这是何等壮观的场面,让我们走进课文,与作家袁鹰一起来到滚滚的黄河边,去亲身感受黄河的主人——艄公,感受他的勇敢和智慧,感受他的镇静和机敏。请自由地朗读课文。[设计理念:学生与文本自由对话,必然会有自己的收获。此处从中心入手,抓住文章主题让学生自读自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对话氛围,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三、情境感悟,品味文本⒈作者第一次看到羊皮筏子是什么感觉?把你有感想的地方划下来,可以写写你的感受。⒉讨论交流⒊出示句子,品味句子: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