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秋季德育工作计划.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1年秋季德育工作计划.doc

2011年秋季德育工作计划.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4-2011年秋季德育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新学期我校的少先队工作在着力于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本着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宗旨,坚持以胡锦涛总书记“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寄语要求和全国第五次少代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全队抓基层、全队抓落实”工作要求,坚持“儿童为本、道德为先、队建为基、体验为途径、发展为重”工作理念,使少先队的鲜明主张成为广大少先队员、辅导员的自觉行动,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二、工作重点继续以养成教育为核心。(主要包括卫生、养成教育、纪律、文明礼仪、队列秩序、安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正义感、责任心、生存能力为主体,以培养学生敬畏精神为重点,德育渗透(主要以升旗仪式、经典诵读、主题活动、师德建设、家校沟通、班会、班风建设。)为辅的教育路线,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学会生活、学会尊重、学会感恩、诚实守信、至善求真的良好道德情操,构建富于成效的德育内容体系,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打造安全文明、和谐向上的校园,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三、工作内容(1)以养成教育为主线,广泛开展“好习惯银行”德育实践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娄底九小文明公约》,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加强各种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开展系列“好习惯银行”创建活动,逐步规范、引导学生在礼仪、卫生、队列、作业、动手、健体等各方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本学年重点加强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同时加强对学生队列、纪律等情况的督导工作,保证学校良好的秩序和风气。在教育和训练的过程中坚持高标准、低起点、多层次、严要求、重训练、求内化的原则。通过严格的、重复的训练,努力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外化为行为表现,内化为素质,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2)抓好校园环境卫生工作,创建文明、卫生校园。本学年将对卫生区进行调整,制定卫生清扫标准,检查时以标准为主要依据。每周组织一次卫生大检查,每周保持不定时抽查一到两次,每天上学和放学要到卫生区巡视,对存在的为题及时和班主任进行沟通和解决。确保细化卫生打扫岗位、确定卫生检查标准;及时反馈督导检查评比结果,每月排名评比期末汇总划分等次。检查的结果应用到优秀班集体的评选、班主任津贴的发放和考核教育效果的评定工作中上。协同班主任对本班的卫生固定到每一个人,要教育学生不仅要注意自己、班级和校园的卫生,要做到不破坏不随手仍垃圾,见到垃圾主动捡到垃圾箱里,不要在校园和校外随手乱涂乱画等。加强阵地建设,优化育人环境。(3)深化少先队活动,从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出学校德育品牌。如开展六年级学生主题辩论赛,以达到明辨是非修正行为之目的;组织“我是九小人”主题讨论活动,推介自我,推介学校,培养学生的推介能力。形成“月月有主题、周周有重点、天天有内容”的德育新局面。开展过程德育处要进行跟踪调查并进行评比、记录和总结,结果列入考核。(4)深化经典诵读活动,利用晨读及听广播时段来进行中华经典文化的传承,以弘扬中华文化之精髓,引领学生课内课外爱读书,多读书,同时给学生提供创造展示、汇报阅读收获的机会,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5)定期召开班主任例会,班主任的个人品格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对学生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要经常的开展交流班主任工作经验,学习理论发展培养典型,推广先进经验,探讨班主任工作的新方法,不断提高德育的实效性。(6)进一步深化班集体建设工作,开展班际交友联谊主题活动,以增强学生交际能力,同时也发展班风正、学风浓、特色显的优秀班集体榜样示范作用。(7)抓好家长学校的组织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做到目标明确,计划落实,规范严格,内容针对性、实用性强,并且认真做好资料搜集、积累工作。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网络。每学年至少召开一次一年级家长会和一次毕业生家长会,通过家长学校能够更多的和每一个家庭取得联系,建立起一种和谐友好的关系,使学生从中获益,(8)加强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一是加强法律普及教育,针对性地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知识教育,倡导绿色上网,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好学校法制教育报告会或其它形式的教育活动。(9)尝试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健全人格。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必须重视的重要内容。做好学生心理的疏导,教师要积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和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人文环境。充分利用日常教育教学主渠道,开展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课堂渗透以及教师与学生沟通、交往等,将每天早晨正式上课前、课间休息时、放学后等时间转化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时机,将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在实处。针对学校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子女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