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自毁---关注大学生自杀现象.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47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拒绝自毁---关注大学生自杀现象.ppt

拒绝自毁---关注大学生自杀现象.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九章拒绝自毁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现象逐年增加,这一问题已引起教育界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大学生自杀不仅给大学生本人、家庭带来了重大损失,而且也对其他大学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自杀行为的产生,往往包含着复杂的因素。我们虽然认同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把自杀最深刻的原因归结为社会因素的观点,但在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中,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似乎更为重要。课程概要一、大学生自杀的心理因素㈠缺乏目标追求和生存动力不足2005年,一项以全国12.6万名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20.23%的人存在不同的心理障碍。北京某高校对1998级新生心理调查表明:8.77%的人经常失眠,5.33%的人对任何事情都没有什么兴趣,26.19%的人自觉有心理问题,只有20.73%的人觉得心理方面没有问题。大学生口中出现频率极高的词汇是“郁闷”、“无奈”、“空虚”等,这些都是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的表现和征兆。㈡成长压力太大和挫折耐受力微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自生活的压力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怎样对待压力,以及对压力的耐受力如何,在不同人身上却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往往面临着就业与失业的现实问题,存在着爱恋与失恋、希望与失望等诸多的矛盾,面对这些矛盾,有的学生能顶住压力继续学习和工作,有的学生则可能陷入不能自拔的心理痛苦之中。㈡成长压力太大和挫折耐受力微弱实践表明,容易产生自杀行为的人一般都是对压力耐受力较差的人。对挫折耐受力较差的情形一般在两种人身上得到体现:一种是在生活中从未收到较大挫折或很少受到挫折并在童年时收到过分保护和溺爱的环境中长大的人,一旦在生活中出现突然的刺激和挫折,就会使他很难适应而绝望;另一种是从幼儿始就缺乏爱抚,遭受“情感饥饿”,收到不断发生的挫折情景所困扰并对个人压力太大,因为一再失望而变得冷漠、孤独和自卑的人。㈢情感纠葛引发心理障碍国外精神病学研究表明,在具有情感性精神疾病倾向的人群中,有悲观消极观念而无抑制症状的患者会产生自杀行为。最严重的是反应性抑郁症。这是在长期持续的精神刺激因素的作用下而产生的一类以情绪低沉、忧郁、沮丧、焦虑和自责自罪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疾病。㈢情感纠葛引发心理障碍一、大学生自杀的心理因素㈣人际关系不适应导致心理失衡二、大学生自杀的生理原因二、大学生自杀的生理原因二、大学生自杀的生理原因三、大学生自杀的社会因素㈠经济因素的影响㈡婚姻家庭环境的影响㈢自杀干预系统的缺失尽管大学生自杀各有具体原因,但要预防发生自杀事件也并非没有办法。㈠通过生命价值和意义教育预防自杀㈡依靠学校教育预防自杀㈢依靠家庭教育预防自杀㈣依靠社会预防自杀㈤救治欲自杀者本人预防自杀希望所有人活出生命的精彩!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