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docx
上传人:Ke****67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docx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1教学目标:1.知道植物妈妈有多种不同的方法传播种子,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体会独立生活的乐趣。2.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诗歌。教学重难点:知道植物妈妈有多种不同的方法传播种子。教学准备:苍耳的种子(实物),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大自然看看,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出示图片),这千姿百态的大自然装扮着我们的生活,那么它们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呢?,这些植物他们是怎样一年年的生长的呢?今天学了《植物妈妈有办法》就能找到答案了,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板书课题)二、我读我思--我用心1、范读课文,看看文章有几个小节。2、文中哪一小节提出了疑问?指生回答。随机解释“四海为家”“旅行”三、我读我品--我用情出示“学路导航”(1)找一找:课文写了几个妈妈送孩子去旅行?(2)说一说:和同桌说一说你认为哪个妈妈最聪明?他们是怎样传播种子的?(3)读一读: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评一评。(一)学习第三小节1.自由读课文,文中讲了哪几位植物妈妈送孩子出去旅行。(板书蒲公英、苍耳、豌豆)粘图片2.选一种你喜欢的植物妈妈小组内讨论,你认为哪个妈妈最聪明,她是靠什么办法传播种子的?小组讨论并汇报。3.知道铠甲吗?这带刺的铠甲有什么妙用呢?老师发苍耳的种子,让学生观察。理解“铠甲”4.把苍耳挂到同学的身上,走一走,体会一下苍耳妈妈的方法秒。5.想一想这些苍耳还有可能挂住哪些动物的皮毛?就这样,苍耳跟着这些小动物们到田野,到山洼,小动物们把他们带到哪儿,哪儿就是他们的家,他们以四海为家。6.指导学生感情朗读。7.苍耳妈妈又借助了谁的力量呢?(板书:动物带)8.你还喜欢哪个妈妈?(二)学习第二小节1.小组讨论你还喜欢哪位妈妈?用上我觉得()最聪明,因为()2.小组汇报。3.出示降落伞图片,随机理解:纷纷用视频演示理解。光有降落伞行吗?还得有什么?哪怕是微微的、轻轻的风。自己吹一吹试一试。风婆婆吹到哪儿,哪儿就是它的家,这就是“四海为家”4.自由练读,指生读,指导读,齐读。5.蒲公英妈妈借助了谁的力量把孩子送出去旅行的?(板书:风)(三)学习第四节1、还有哪位妈妈没有学呢?我觉得()最聪明,因为()2、理解“炸开”,用手势比划一下,比较“裂开”一样吗?哪个好?3、指导学生朗读。四、我读我送--我用脑学习第五节1、指生读。2、“粗心”的小朋友得不到它,什么样是的小朋友能得到它?3、说一说,还有哪些种子用什么样的方法传播种子?五、我读我忆--我回味自然界的植物千姿百态,趣事多多。希望我们都做细心的孩子,做有心的人,这样你们就会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发现更有趣的事物和现象,得到更多的乐趣。六、拓展延伸这利用双休日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收集植物的种子,了解它们的传播方法。每人准备一种,仿照课文的表达方式说一说。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2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2、会认“旅、蒲”等生字。会写“已、甲”等字。背诵课文。3、培养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仔细观察的习惯,培养学生积累词语的习惯。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注意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知识、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把向书本学习和向大自然学习结合起来。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二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千姿百态的植物点缀着美丽的大自然,装扮着我们的生活。植物王国的奇事,也十分有趣。那么,秋天来了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如何一年年生长、繁殖,让绿色铺满大地的呢?读了《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你就会找到问题的答案。(板书课题:植物妈妈有办法)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内容1、教师范读课文。播放有关蒲公英、苍耳、豌豆怎样传播种子的配乐录像片,教师伴着生动的画面、美妙的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听读课文后讨论:你从这篇课文中知道了什么?2、学生自读课文。师:这些植物,他们要是想让自己的孩子换个地方,扎根、发芽、结果,该怎么办呢?导入课文,老师朗读第一小节,师生用问答的方式朗读课文,考察学生预习情况。(1)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小组轮流读课文,达到读得正确、读得流利的。(3)开展“我会读”的`竞赛。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后评议。3、讨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三、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