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战略成本管理 提升企业竞争优势.ppt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87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强化战略成本管理 提升企业竞争优势.ppt

强化战略成本管理提升企业竞争优势.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强化战略成本管理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理论与实践探索EPW公司战略成本管理的实践EPW公司战略成本管理的实践实例(2)一、两种成本管理观念战略成本管理观念:1/全方位的成本管理2/关注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3/为决策服务二、战略成本管理的程序1、制定竞争战略:战略定位(1)战略竞争分析的框架◇成本领先战略◇差异性战略◇目标集聚战略◇成本领先战略成本领先是指企业以行业最低的成本提供产品或服务从而获得成功的竞争战略。成本优势常常来自生产率、配送效率和整体管理效率。只有当顾客认为你的产品和服务与对手相同而成本更低时,成本领先战略才有优势。◇差异性战略差异性战略是指企业通过为顾客开发并保持产品的独特价值而获得成功的竞争战略。差异性战略的一个弱点是企业可能会尝试降低成本,或者忽略维持自身优势差异所需的持续而进取的营销计划,从而损伤企业实力。◇目标集聚战略目标集聚战略是指公司通过将目标集中在市场细分的某一部分来获取成功的竞争战略。集聚战略的一个主要劣势是由于技术变化或顾客品味改变,企业的市场领域会很快消失。注意企业在以一项战略为主时,很可能同时使用两项甚至更多的战略,如同时使用成本领先和产品差异战略。然而,使用混合战略,只有在其中一项战略显著成功时方才有利。(2)关键成功因素与SWOT分析识别一个企业的可持续竞争战略可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使用SWOT分析法对一个企业进行战略性分析。观察企业内部的特定资源可以轻松地识别一个企业的优势和劣势:*生产线*管理*研究与开发*制造*营销*战略识别企业的机会和威胁应从外部着手:机会和威胁可以通过分析企业的竞争者及企业所处的行业来轻松地识别:*进入壁垒*竞争强度*替代品压力*顾客讨价还价能力*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3)关键成功因素的衡量指标第二步:为第一步中识别的关键成功因素制定相关的和可信赖的衡量指标。关键成功因素如何衡量关键成功因素其他因素政府方面违法数量,社区服务活动(4)关键成功因素的信息系统第三步:为支持企业的整体战略和向有关的经理汇报关键成功因素,建立战略性成本信息系统。(5)平衡计分卡平衡计分卡是通过上述战略信息系统制定的会计报告。它用于连接关键成功因素和战略并监控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平衡计分卡是一种行动计划,它是实施由关键成功因素描述的战略的基础。它们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财务业绩;(2)顾客满意度;(3)企业内部流程;(4)学习与创新这四个方面代表了绝大多数公司的战略重点。图表1-2平衡计分卡通过关注四个方面的关键成功因素为赢得竞争成功提供一个行动计划如何编制有效的平衡记分卡?(1)应该制定得非常详细,以便雇员能够理解。(2)平衡计分卡应该具有结果和过程指标。2、价值链分析价值链分析的目标是找出在价值链的哪一阶段可以增加顾客价值或降低成本。图表2-12制造业的价值链产品流程价值链分析关注产品的整个价值链,从产品的设计、生产到售后服务。价值链分析的目标是,找出在价值链的哪一阶段可以增加顾客价值或降低成本。分析的基本概念在于认为每个企业都是整个价值链中的某个或某几个组成部分。价值链分析分为三个步骤:关于上图第三步的补充说明:*尽管第三步中显示了部件生产的两个阶段,但也可能是一个或多个阶段,这取决于行业特征。**这一步需要两个阶段,一阶段负责芯片、处理器和其他基本部件,另一阶段负责主板及其他基本部件组装成的部件。步骤2:识别每一项价值活动的成本动因成本动因是导致总成本变化的任何因素。本步骤的目标是识别出企业具有现实或潜在成本优势的活动。步骤3:通过降低成本或增加价值建立可持续竞争优势1、识别竞争优势(成本领先或差异性)。2、识别增加价值的机会。3、识别降低成本的机会。3、战略管理中的成本动因◇作业基础成本动因是在详细的生产层次上制定的,它与特定的生产作业相联系,如机器准备、产品检查、材料处理、包装。图表3-3上图资料来源:JamesA.BrimsonandJohnAltos,Activity-BasedManagementForServices,GovernmentEntitiesandNonprofitOrganizations(NewYork:Wiley,1994),pp.328-329◇数量基础成本动因是在一个总体水平上制定的。数量基础的作业成本动因图表3-5两者的一个重大差异是:数量基础成本动因一般在总体水平上建立,如总产量和总工时;而作业基础成本动因一般在详细分析的层次上建立——在作业层次,有时包括单个机器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