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芯片的硬件结构.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单片机芯片的硬件结构.ppt

单片机芯片的硬件结构.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1MCS-51单片机的逻辑结构及信号引脚图2.1MCS-51单片机的系统结构框图图2.2MCS-51的内部逻辑结构图CPU(8位)运算器:ALU、ACC、B、PSW、暂存寄存器(TMP1、TMP2)控制器:PC、PC+1、指令寄存器IR、指令译码器ID、定时/控制电路内部数据存储器(128BRAM+RAM地址寄存器)内部程序存储器(4KBROM+程序地址寄存器)定时/计数器(2个16位)并行I/O口(4个8位P0、P1、P2、P3)串行口(TXD、RXD)中断控制系统(5个)2个外部中断、2个定时/计数中断、1个串行中断时钟电路位处理器(布尔处理器)进位标志位C作为累加位总线(bus)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2.1.3MCS-51的信号引脚2.2MCS-51单片机的内部存储器2.2.1片内数据存储器低128B表2-1内部数据存储器中的位地址2.2.2片内数据存储器高128B(80H~FFH)表2-2特殊功能寄存器地址及功能表堆栈:一种只允许在其一端进行数据插入和数据删除操作的线性表。特点:LIFO(Last-InFirst-Out)堆栈操作:入栈(PUSH)、出栈(POP)堆栈类型:1)向上生长型-栈底在低地址单元(MCS-51)2)向下生长型-栈底在高地址单元特殊功能寄存器2.3输入/输出(I/O)端口结构2.3.1P0口的结构2.3.2P1口的结构2.3.3P2口的结构2.3.4P3口的结构2.4MCS-51时钟电路与时序2.4.1单片机的时钟电路P11.振荡周期:为单片机提供时钟信号的振荡源的周期。2.时钟周期:是振荡源信号经二分频后形成的时钟脉冲信号。3.机器周期:通常将完成一个基本操作所需的时间称为机器周期。4.指令周期:是指CPU执行一条指令所需要的时间。一个指令周期通常含有1~4个机器周期。例:若MCS-51单片机外接晶振为12MHz时,则单片机的四个周期的具体值为:振荡周期=1/12MHz=1/12μs=0.0833μs时钟周期=1/6μs=0.167μs机器周期=1μs指令周期=1~4μs2.4.3典型指令时序2.5MCS-51工作方式特殊功能寄存器2.5.2程序执行方式电源控制寄存器PCON待机方式IDL=180c51即进入待机方式,CPU被“冻结”;使用外中断唤醒,PCON.0自动被清“0”,中断服务程序只需一条RETI指令。掉电保护方式80c51:检测到电源故障时,应使PD=1,进入掉电保护,单片机停止工作,只有内部RAM内容得以保存;80C51可以有备用电源从Vcc端引入,Vcc正常后,硬件复位信号维持10ms即能使单片机退出掉电方式。本章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