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精选范本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一、目的为做好公司职业危害检测与评价工作,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有效预防职业危害,切实保障员工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用人单位HYPERLINK"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1%8C%E4%B8%9A%E7%97%85%E5%8D%B1%E5%AE%B3/2397338"\h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5〕16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及所属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工作。三、定义(一)、本制度所HYPERLINK"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1%8C%E4%B8%9A%E7%97%85%E5%8D%B1%E5%AE%B3/2397338"\h指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所列危害因素以及HYPERLINK"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B%BD%E5%AE%B6%E8%81%8C%E4%B8%9A%E5%8D%AB%E7%94%9F%E6%A0%87%E5%87%86/10980622"\h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中有HYPERLINK"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1%8C%E4%B8%9A%E6%8E%A5%E8%A7%A6%E9%99%90%E5%80%BC/7144311"\h职业接触限值及检测方法的危害因素。(二)、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是指用人单位根据其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通过购买监测技术服务、或配备检测仪器以及安设实时监测设备等方式组织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的周期性监测。(三)、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是指用人单位定期委托具备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其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进行的检测。四、工作制度(一)、公司应当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制度,指定专门人员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工作。每年至少委托具备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其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进行一次全面检测。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二)、公司应将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纳入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责任部门或责任人、监测周期、监测地点、监测岗位、监测时段以及定期检测委托单位、检测时间等内容。(三)、公司应将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所需设备的购置、使用、维护以及监测人员的培训费用和定期检测所需的检测评价费用纳入年度经费预算予以保障。(四)、公司应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档案,并纳入其职业卫生档案体系。(五)、公司应将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结果和相应的防护措施及时在工作场所公告栏中进行公布。(六)、日常监测1、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人员应接受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确保能够胜任日常监测工作。2、应根据其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情况,特别是存在高危粉尘、高毒物质的,应通过购买监测技术服务、或配备相应的检测仪器(含直读式仪器),或安设实时监测设备等方式,组织开展周期性监测。3、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仪器、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和更新,确保其性能可靠,能够正常使用。工作场所存在爆炸风险的,日常监测仪器、设备应满足防爆要求。4、每月至少应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一次监测(实时监测职业病危害因素除外)。工作场所劳动者人数较多、化学有害因素浓度或物理危害因素强度较高的,应加大监测频次,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置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5、应参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要求,制定日常监测工作方案,明确监测地点、监测岗位、监测时段等具体内容。6、监测结果判定参照《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2.1)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GBZ2.2)。7、应将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结果及时报告主要负责人签字。发现强度或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标准的,主要负责人应立即组织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指定相关部门或责任人负责落实。涉及高毒作业超标场所,应立即停止相关作业,撤离有关人员,经整改符合要求后,方可恢复作业。8、对超标情况的处理,应有明确的处理记录并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备查。(七)定期检测1、在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签订定期检测合同前,应当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计量认证范围等事项进行核对,并将相关资质证书复印存档。2、定期检测范围应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