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高一激励教育主题活动班会教案全集.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79 大小:1.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高一激励教育主题活动班会教案全集.doc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高一激励教育主题活动班会教案全集.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高一激励教育主题活动班会教案全集(完整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改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高一激励教育主题活动班会教案全集(共13篇)篇一:高一激励教育主题活动班会教案全集班任之友加入时间:2021-11-3016:17:24德育处点击:190《学会反思,珍惜时间》主题班会活动方案学会反思,珍惜时间高一年级班2021年10月25日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的学习,还是没有很好的适应,部分同学还处于松懈状态,没有紧迫感。而部分同学存在着不会安排学习时间的现象,在高中阶段的课程学习任务急剧加重的状况下,学生感觉自己也是很努力,很忙乱,但是学习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考试后感到有点焦虑,但是又不知道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想要通过这次主题班会活动,给同学一点启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借鉴做的优秀的学生学习,优化自己的学习时间的安排。回忆自己初中的学习情景,怎样使自己的成绩优秀目前自己学习中的困惑,有什么样的困惑在班级中你认为谁做的比较好自己学习时间中有没有浪费时间的现象,能否优化高中阶段,学到了什么,有什么困惑1、总结班级上一月份在学习、纪律和卫生劳动等几方面的情况;2、设问:经过高中的这三个月,是否自己主动思考过,我学到了什么,有什么困惑。3、做关于时间的游戏:假如现在你个人的生命处于0~100岁之间,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请准备一张长纸条用笔将它划成10份过去的生命是再也回不来了!请撕彻底撕干净!第二个问题:请问你想活到几岁?第三个问题:请问你想几岁退休?就剩这么长了,这是你可以用来工作的时间。第四个问题:把高中三年的时间撕下来,这三年时间,你的安排是怎样的?按照学校严格的时间安排,基本遵照学校规定执行。包括出去放假,每天吃饭、睡觉,真正的学习时间大概是一半。第五个问题:高中三年后,你的生活要怎样过?一般人通常是睡觉8小时占了1/3.吃饭、休息、聊天、摸鱼、看电视、游玩等又占了1/3.其实真正可以学习和工作的约8小时,只剩1/3。所以请将剩下来的折成三等份。并把2/3撕下来,并放在桌子上。第六个问题:比比看。1、把高中阶段的学习时间和以后的学习时间加起来,把退休那一段和刚才撕下的2/3加在一起,并请思考一下您要用左手的1/3学习工作赚钱,提供自己另外2/3的吃喝玩乐及退休后的生活。2、把高中阶段的学习时间和除去高中学习时间外的其他剩余的生命时间比较。并思考,高中这一点点的时间,它的意义有多大?第七个问题:想一想你要赚多少钱、存多少钱才能养活自己上述的日子,这还不包括给父母、子女、配偶的哦!第八个问题:请问你现在有何感想?第九个问题:请问你会如何看待你的未来?时间就是生命,鲁迅先生说:“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你珍惜生命吗?你想在有生之年有所作为吗?生命是由分分秒秒的时间所组成,时间管理的实质就是生命管理。因此,让我们都成为自己时间的主人吧。3、每个人谈谈自己进入高中以来学习中的困惑4、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提出可供参考的学习方法。5、面对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对学生提出小小要求,鼓励他们把握时间,去争取更高的成绩。注意事项或建议:在活动中多给学生发言机会,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活动是为了学生而设置的,要学生多谈自己的亲身体会,要的是真情实感,要学生得到心理释放和启发,这样才能自主的调节活动效果及后记:学生通过真心的交流,释放了内心压抑的情绪,舒缓了压力;体会了自己学习环节中存在的问题,知道向哪个方向进行调节。垃圾桶的烦恼一、活动主题:垃圾桶的烦恼二、活动的对象:罗定中学高一学生三、活动时间:2021年11月四、活动地点:教室五、活动背景每天早餐后,我常会看到教室后面墙角那个垃圾桶里有白白的馒头、金黄色的包点……尽管我反复强调,但是垃圾桶仍被学生吃剩的食物塞得满满的,浪费的现象十分严重。这个班的学生平常出手阔绰,根本不把浪费当回事,如果不从源头上,从学生的思想行动上想办法扭转这股不良风气,那么浪费的现象将会愈演愈烈。六、设计理念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指导设计。该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