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叠音词的表达效果.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8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例谈叠音词的表达效果.doc

例谈叠音词的表达效果.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例谈叠音词的表达效果【摘要】叠音词的运用,能达到增强韵律感、增加音乐美的效果;在摹状拟声绘色上,叠音词对景物特征可以做出传神的描绘;在抒写情感上,叠音词可达到细腻生动、绵密曲折的表达效果;有时叠音词可起到加深程度、强调范围的作用;几对叠音词连用,可以增强气势、强化氛围。【关键词】叠音词表达效果节奏氛围在高中阶段,无论是平时的检测还是高考,对诗歌及散文中的叠音词表达效果的考查都是比较常见的。本文拟就此作些粗浅的总结。一、叠音词的运用,能达到增强韵律感、增加音乐美的效果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徐志摩《再别康桥》简析:“轻轻的”,表露出作者与康桥的难分难舍,烘托出了诗人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这里,叠音词的运用,也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读起来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这也是这首诗之所以脍炙人口、盛传不衰的原因之一吧。二、在摹状拟声绘色上,叠音词对景物特征可以做出传神的描绘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张仲素《春闺思》简析:这首诗里用了两组叠音词。“袅袅”写柳枝摇曳之态,“青青”绘桑叶青葱之色,它们共同渲染出一种融融骀荡的无尽春意。当然,此处读起来也是和谐流畅的。三、在抒写情感上,叠音词可达到细腻生动、绵密曲折的表达效果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正断魂魂断,闪闪摇摇。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从今后,酸酸楚楚,只似今宵。青遥。问天不应,看小小双卿,袅袅无聊。更见谁谁见,谁痛花娇?谁望欢欢喜喜,偷素粉,写写描描?谁还管,生生世世,夜夜朝朝?——贺双卿《凤凰台上忆吹箫》简析:但就诗歌开头来说,以“寸寸”状微云,“丝丝”摹残照,渲染了气氛,奠定了基调。而“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一句则把送别之情表达得真挚深切而细腻生动。“望望”即望了又望,不断地望,痴情地望,词人与心上人的无限挚情已经尽寓其中。“山山水水”,表明对方路程的遥远与艰辛,其中隐含着深深的关切之情。“人去去”,写心上人越走越远,而词人的心情亦随之愈来愈沉重。“隐隐迢迢”,指对方的身影已消失于山水暮色之中,可词人依然伫立远眺,不愿离去,此时离情别绪已被推至巅峰。当然,叠音词也可表达欢快亲昵等情感,并不仅限于表达凄情冷绪。四、有时叠音词可起到加深程度的作用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朱自清《荷塘月色》简析:这里有两处形容词的重叠,表示程度的加深,相当于“很静”、“很薄”。当然从表达效果看,它们还不但传神地描摹出了事物的状态,而且使文气舒展,给人以音韵和谐的美感。五、叠音词还可以强调范围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王贺《社日》简析:这首诗没有正面描写社日的场面,而是捕捉了一个“家家扶得醉人归”的细节,从侧面写出了社日的欢乐场面以及农民开怀畅饮的形象。其中“家家”强调了范围之广,强化了热烈的场面。六、几对叠音词连用,可以增强气势、强化氛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简析:这里,词人连用七个叠音词,极其生动地刻画了自己丧夫后孤寂凄苦的心理状态。“寻寻觅觅”,寻而又寻,词人不相信丈夫已经死去,恍惚中仍觉丈夫还在,于是不停地寻觅。然而人死后不会复生,这残酷的现实,使词人觉得眼前景况是那么地“冷冷清清”,毫无生气。于是,“凄凄惨惨戚戚”之情油然而生。七个叠音词的连用,读起来音韵和谐;另外,也形成一种气势,强化了凄冷的氛围。当然,以上谈的叠音词的作用,在一首诗里或一篇文章里也常常是综合出现的。这时候,就需要我们进行综合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