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鱼”,授之以“渔”.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授之以“鱼”,授之以“渔”.doc

授之以“鱼”,授之以“渔”.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授之以“鱼”,授之以“渔”摘要:有句话说:“tellme,iforget;showme,iunderstand;involveme,iremember.”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知识,并且掌握获得知识的技能。只有这样,他们才学到了真正的“渔”(即捕鱼的方法),这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发展、提升,才真正起到作用。关键词:树立信心相结合提高能力有效途径三部曲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8(c)-0182-01阅读是获取知识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阅读教学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连续几年的毕业班英语教学,使我异常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因为在中考中阅读所占的比重相当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它是一个慢工,需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怎么样才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打好单词仗,树立阅读信心掌握了大量的词汇量是英语阅读能力提高的关键。词汇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英语阅读能力的强弱。试想,一篇100个单词左右的英文短文,你有六七十个单词不认识,要你读懂这篇短文,这可能吗?而且,学生一旦拿过文章一看,大量的单词不认识,长此以往就会对阅读产生“恐惧感”,从心理上排斥阅读,久而久之,就会对学习英语失去信心,产生厌学情绪。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词汇量的掌握和记忆,平时的教学中要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教给学生记忆单词的技巧和方法,帮助他们记忆单词,为阅读能力的提高打好第一仗——单词仗。2精读与泛读相结合,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2.1立足课本,指导读法要上好阅读课也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首先要求教师备好课。(1)目标明确,每一步在要求学生读之前,都必须有明确的读的任务,使学生带着任务去读,他们就会有针对性地去读,不会乱读、泛泛而读、盲目地读。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读的效率,训练了阅读能力。(2)设计有梯度,环环相扣。课本上的读写课的教授,每读一次都有明确的任务,这些任务的设置不是信手拈来,而需教师精心设计和组织,要体现层次性和梯度,使得学生能进行多角度深层面的学习,包括语言知识的学习和阅读技能的训练、培养。(3)阅读方法的指导。学生拿到阅读的任务之后,有时候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教师要做好“点拨”工作,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案例:newstandardenglishbook4module8unit2assoonasit’s12o’clock…阅读的设计。step1图片激趣(skim):为“读”的开展埋下背景。step2一读:将每段的大意与段落搭配。指导:要找段落大意,注意段落里的主题句:有的主题句是首句;有的是末句;有的段落无主题句,需要自己找一些key-words,然后自己总结出。step3二读:细节理解。step4三读:根据课文内容猜测下列短语的意思(连线)。step5四读:将含有以上短语的句子划出,组内解决,教师适时点拨补充,然后学生朗读这些英文句子并记住。step6用所给单词和短语的适当形式完成短文。2.2教材整合,“抢先读”我们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所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可以大胆地创造型地对教材进行整合,使其更好地为我所用。如:在教授了newstandardenglishbook1module9unit2isitanafricanelephant?后,若条件允许,教师可以让学生继续阅读同一话题的newstandardenglishbook3module9animalsindanger,同时渗透情感的教育。2.3课外阅读,激发兴趣教师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注意做到:篇幅长短上——文章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内容上——难易适中,简单了,学生觉得没意思、失去阅读的兴趣;太难了,学生会产生压力、对阅读会“望而却步”。体裁题材上——可以是幽默笑话、寓言故事、西方的文化背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人和事等等。课外阅读,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扩大学生的视野,为学习积淀一些素材。3阅读理解题,答题“三部曲”中考英语试题阅读理解部分占有的比重比较大,潍坊市题型一般分为两类:阅读理解(选择、判断正误、填写关键词等)与阅读表达。不论哪类题型,学生都可通过“三部曲”式很好地完成答题。3.1通读全文,抓大意第一遍读,要求学生通读整篇文章,不能一句一句翻译,即使遇到生单词短语等,也可将其跳过,只要不影响对文章大意的理解即可。3.2再读全文,从文中“找”答案第二遍读,学生可以根据上下文信息、关键词关键句提示等答题。3.3三读全文,向文中“查”答案拿到的阅读材料如果熟悉,这会对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