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7.声音的产生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教学目标:1.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声音的产生作假设性解释,提出自己的猜想;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做研究声音秘密的实验。2.在探究过程中,有乐于观察、善于发现的欲望,体验合作与交流的快乐。3.认识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声音,知道声音有大小、高低的不同;知道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合作交流中,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教学难点:用简单的实验器材做研究声音秘密的实验。教具、学具:教师准备:课件、小鼓、水槽、烧杯、钢锯条等。学生准备:搜集各种能发声的物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老师这儿搜集了好多种声音,猜一猜这些声音都是什么物体发出的,有兴趣吗?2.播放声音,学生听声音猜物体。3.谈话: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每天,各种各样的声音伴随着我们,关于声音,你能提出哪些感兴趣的问题?学生提出关于声音的诸多问题,选择“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进行研究。(板书课题:7.声音的产生)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1.根据你的知识经验,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动脑思考后发言)2.各小组用自己搜集的材料,想办法让他们发出声音,看哪个小组的办法多?3.各小组介绍自己所用的办法。4.猜想声音是怎样形成的?5.学生交流各小组的猜想。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1.预设实验方案: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吗?2.学生分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3.学生交流小组的实验方案。4.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5.展示交流实验结果。四、总结概括,抽象提升归纳总结:以上实验现象可以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固体、液体、气体振动都可以发出声音。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1.老师送给你一件小礼物:钢锯条,试一试能让它发出动听的声音吗?2.课后调查:生活中人们为了控制声音的大小,采用了哪些方法?写出调查报告。使用说明:1.教学反思。这节课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想探究声音产生的兴趣,并通过学生的制造声音实验、使物体发声实验,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从学生制造声音到探究声音产生的实验,把选择制造声音的材料和方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设应该有一定的事实根据,建立假设后应用多种方法对其进行验证。(2)探究活动的设计,体现了科学课标中的“科学探究既是科学教学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手段”。学生在亲自动手做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2.使用建议。学具的选择要因地制宜,不一定要按教案要求准备。3.需破解的问题。本课是否可以这样教学:根据学生自己已有的经验直接让学生介绍对声音的认识,然后现场验证。孙传浩孟庄镇周村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