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知识目标】1.熟悉绘制水压图的基本原理、基本要求、方法和步骤;2.掌握用户与热网的连接形式;3.熟悉热水网路的定压方式;4.熟悉循环水泵和补给水泵的选择方法;5.熟悉提高热水网路水力稳定性的方法;6.熟悉热水供热系统供热调节的常用方式。【能力目标】1.具有绘制实际工程水压图的能力;2.利用水压图,能进行热用户与热网的连接形式的确定;3.会进行热水管网循环水泵和补给水泵的选择;4.具有分析热水网路水力失调状况的能力。目录课题1水压图的基本概念式中——断面1、2处管中心至基准面0—0的垂直距离,m;——断面1、2处的压强,Pa;——断面1、2处的断面平均流速,m/s;——水的密度,Kg/m3;——重力加速度,m/s2;——断面1、2间的水头损失,mH2O;——断面1、2处的动能修正系数,取上式中各项都表示一段高度,以“m”作单位,可分别称为:——位置水头;——压强水头;——流速水头。位置水头、压强水头、流速水头三项之和表示断面1、2间任意一点的总水头H。顺次连接图中1、2两点间各点的总水头高度可得到1、2断面间的总水头线AB,AB是一条下降的斜直线。表示水流过管段1、2间总水头的差值,即水头损失=H1-H2。位置水头与压强水头之和表示断面1、2间任意一点的测压管水头。管网中任意一点的测压管水头高度,就是该点离基准面0-0的位置高度Z与该点的测压管水柱高度之和。连接1、2两点间各点的测压管水头高度可得到1、2断面的测压管水头线CD;在热水管路中,将管路各节点测压管水头高度顺次连接起来的曲线,称为热水管路的水压曲线。绘制水压图的实质就是获得热水网路的水压曲线。通过分析热水网路的水压图可以得到:(1)利用水压曲线,可以确定管网中任意一点的压力值。管网中任意一点的压力值等于该点的测压管水头高度与该点位置高度之差,如图10-1中任一点的压力为:=Hp-Z(2)利用水压曲线可以表示各管段的压力损失值。由于热水管路中各点的流速相差不大,公式(10-1)中的和的差值可以忽略不计,水在管道内流动时,任意两点间的水头损失就等于两点间的测压管水头之差,如图10-1中,断面1、2间的水头损失可以表示成:=(+)-(+)(式10-2)(3)根据水压曲线的坡度,可以确定计算管段单位管长的平均比压降,如图10-1,1、2两点间的平均比压降为:水压曲线越陡,计算管段单位管长的平均比压降就越大。(4)由于热水管网系统是一个相互连通的循环环路,已知管网中任意一点的水头,就可以确定其它各点的水头。(1)保证热用户足够的资用压力。在用户的引入口处,供、回水管之间应有足够的作用压力,否则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用户引入口的资用压力与连接方式有关,以下数值可供选用参考:1)与网路直接连接的暖风机采暖系统或大型的散热器采暖系统,约为20~50kPa(2~5mH2O);2)与网路采用水喷射器、喷射泵的直接连接采暖系统,约为80~120kPa(8~12mH2O);3)与网路直接连接的热计量采暖系统约为50kPa(5mH2O);4)与网路采用热交换器的间接连接系统,约为30~100kPa(3~10mH2O);5)设置混合水泵的热力站,网路供、回水管的预留资用压差值,应等于热力站后二级网路及用户系统的设计压力损失值之和。(2)保证设备不超压。(3)保证系统始终满水,不出现倒空现象。(4)保证不汽化。不同水温下的汽化压力见表10-1。(5)室外管网回水管内任何一点的压力都比大气压力至少高出5mH2O,以免吸入空气。【例题10-1】已知某室外高温水供热管网,供、回水温度为130℃/70℃,用户Ⅰ、Ⅱ为高温水采暖用户,用户Ⅲ、Ⅳ为低温水采暖用户,如图10-2所示,各用户均采用柱型铸铁散热器,供、回水干线通过水力计算可知压降均为12mH2O。绘制热水网路水压图的步骤和方法大致如下:(1)选择确定连接方式。(2)确定静水压线。(3)确定恒压点,选择定压方式。(4)绘制动水压线。图10-2热水网路水压图(2)用户Ⅱ,可在供水管上设阀门节流降压,回水管上再设水泵加压,如图10-3b,其设计步骤如下:1)先假定一个安全的回水压力,回水管的测压管水头不超过50-3=47mH2O,可定为45m。2)该用户所需的资用压力如果为4m,则供水管测压管水头应为45+4=49mH2O。3)供水管应设阀门或调压板降压ΔHf=67-49=18mH2O。4)用户回水管加压水泵的扬程ΔHB=51-45=6mH2O。(3)用户Ⅲ:该用户是高层建筑低温水采暖用户,系统静压线和回水动压线高度均低于系统充水高度61m(也就是该用户的静水压线高度),不能保证其始终充满水和不倒空。因此需采用设表面式水—水换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