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转化后进生如何做到“三位一体”云南省易门县曾所小学李平兰常言道:“身体不好是次品,学习不好是废品,品质不好是危险品。”对于后进生的转变,我们不能只从后进生的身上下功夫,而应该采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学生本人这种“三位一体”的教育疏导法。那么如何做到“三位一体”呢?一、明确“三位一体”的积极效应。1、高度尊重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大大增强谈话内容的透明度。以往,不少教师习惯于背后揭短,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从而导致一些教子无良方的家长事后滥施惩处。其结果,既伤害了本来就十分脆弱的师生关系(学生认定惩处是由教师告状所致),又使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趋于紧张。三位一体,变两极“暗箱操作”为三方开诚公布,各自的意见得到充分表达,学生的人格和地位得到充分尊重,可谓一举多得。2、能消除学生畏惧心理,增强教育效果。后进生,尤其是生活在单亲、家教简单粗暴、父母关系不和之家的后进生,总是百般阻挠家长到校,他们认定“好事不找家长,找家长必无好好事。”三位一体,首先给学生以全新的感受:出乎意料,绝没有想到老师是这样和我交谈;新鲜,真让我受到教育,受感动。3、能感动家长。有许多时候,家长到校,也常以为“凶多吉少”,轻则赔礼道歉,重则遭受数落。三位一体,也使家长耳目一新:不但没有难堪,反而跟着受了一次教育;新鲜,从来没有见过(听过)老师这样教育孩子;惭愧,自己从来没有这样的语言、这样的方式、这样的态度教育孩子。“三位一体”,体现着教师的创造性劳动,蕴含着教师的纯真爱心,我们应该用心去做。二、明确“三位一体”的教育方法。1、教师耐心、用心地做好家庭教育的指导。家庭的力量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极其重要。因为家庭是每个人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每个人的第一任老师,其对孩子的影响比不断更换的学校老师更持久,更深远。所以,学生后进与否与家庭教育的好坏是有直接关系的。曾教过这样一个五年级的学生:成绩差、性格暴、经常逃学、动手打同学。这绝非学校造成的,也绝非单靠学校所能改变的,必须进行家访,找出“病源”,让其家庭充分配合。当然,我们对后进生的家访,最好带上“礼物”——后进生的闪光点或所取得的进步——这有助于改变其家长的心理惯势。因为后进生的老师进行家访,“告状”的居多,致其家长见老师来访既感激又厌烦,对子女则生气加无奈,家访也就最多起“止痛片”的作用了。有一次我去家访带去了这样的“礼物”:“在一次大扫除中,大家都在认真地进行打扫,我却发现他在一边拿着一根小木棍在墙角玩,我正想大声训斥他,转念一想,不如过去看个究竟,然后再说,过去一看,才知道他是用木棍在把一个小坑的垃圾扒出来。扫除结束后,我在全班面前表扬他做事非常细心,并宣布让他担任班上的卫生委员。告诉他,你一定能做好这个工作。”我这样告诉其家长,希望家长给予支持,让他为班集体服务。效果立竿见影,家长对儿子在家做事如何细心,如何收拾自己的房间等谈得津津乐道。家访超额完成:不但了解到该生性格急暴的原因(爷爷、奶奶一味溺爱、娇惯孩子、满足其物质生活,对思想品德教育重视不够,导致孩子物质消费超前,追求享受,学习缺乏动力,成绩下降,行为不文明。另外父母由于老人的原因打架、吵架乃家常便饭,殴打其子更是屡见不鲜……这样给孩子的心灵无可估量的创伤)。在与家长“短兵相接”之后令其基本上认识到错误。“病因”找到了,“下药”就容易多了。经过一年教育,该生不但学习进步了,而且品格也变得温和多了。2、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人们常把后进生看成“朽木不可雕”“顽石不成材”,但他们并不是一无是处,无药可救,所以,学校教育是后进生转化的中心环节。首先,教师对后进行要有“八心”——爱心、真心、责任心、细心、信任之心、宽容之心、耐心、恒心。教师的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在教育中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此次,正确应用班集体的影响力,引导后进生自省上进。转化后进生,集体的力量不可忽视。转化后进生,除了要充分了解学生,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细心发掘“闪光点”,及时鼓励,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之外,还要发挥集体的力量,帮助后进生共同进步。为此,第一创建一个班风良好,民主,融洽的班集体,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生活在这样的班集体里就像生活在自己的家里一样。彻底消除后进生心里障碍,使他们无忧无虑地生活和学习。二是建立各种互助小组,开展“集体带个人,以优带差”等活动,培养后进生的团结互助,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最后,教师要学会赏识和理解后进生。俗话说得好“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也这样说过“人生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所以,我们要时时平时表扬学生。表扬学生,我们常常会用甲学生之长去比乙学生之短,即所谓横向比较。对于后进生,则宜采用纵向比较,用他的今天同他的昨天比。学生一旦有进步,教师应抓住机会,及时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