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护理质量管理方法0102一、质控组织结构图:03031、要素质量标准是构成护理工作的基本要素,主要着眼于评价执行护理工作的基本条件.①人员:编制,比例,管理体系。②环境、物资、设备、设施:床单元设备、加床数、常规物品器械消毒合格率等。③知识和技术:护理业务功能与水平,开展技术服务项目及执行护理技术常规的合格程度,如“三基”培训合格率、护理人员年考核合格率,护理人员年培训率,开展优质护理病房数,年发表论文数,年科研成果数等。④管理制度,护理工作有计划,护理目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常规,护理流程。2、环节质量标准环节质量评价,注重在护理过程中实施控制,把偏差控制在萌芽状态,属前馈控制。常用指标二大类:①护理质量指标:基础护理合格率,特一级护理合格率,病人对护士工作满意度,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糖尿病病人低血糖发生率②护理环境、设备和人员管理指标:病区管理合格率,消毒隔离管理合格率,急救物品完好率,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2014版优护细则中重点环节急诊与入院3、终末质量标准是病人所得到的护理效果的综合质量。终末质量评价——是对病人最终护理结果的评价,属于传统的事后评价和后馈控制,这些指标主要是从病人角度执行评价。如:肺部感染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院内感染发生率事故发生率二、制定护理质量标准的五大原则依据政策调查研究收集资料1、护理技术操作质量标准1.1准备质量标准1.2操作质量标准1.3终末质量标准2、护理工作质量标准(定量、定性)3、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标准:3.1体温单书写质量标准3.2医嘱单书写质量标准3.3手术记录单书写质量标准3.4重症记录单书写质量标准4、临床护理质量指标标准:4、临床护理质量指标标准:特、一级护理合格率大于或等于≥90%(90分)基础护理合格率90%(90分)急救物品完好率100%消毒隔离合格率100%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100%(90分)无菌物品合格率100%5、护理人员素质标准5.1护士长素质标准5.2护士素质标准5.3护士助理素质标准05一、计划的基本概念确定方案选择明确、经济、可行的方案,确定实施的时间和步骤制定计划的过程归结为“6W1H”,即预先决定做什么(What),论证为什么要做(Why),确定何时做(When)、何地做(Where)、何人做(Who)、为谁做(forWhom)、如何做(How)。二、目标概述(一)目标的作用(三)有效目标的标准1、目标的陈述规范明确2、时限明确3、明确约束条件4、有挑战性但切实可行5、具有可测量性目标内容的表达“强调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共同参与”目标管理是由上下级共同制定目标及目标的衡量方法。根据组织的总目标制定部门目标,每名职工根据本部门目标和个人职责制定个人目标,形成了目标连锁强调“自我管理”通过成员自主管理和自我控制,完成规定目标,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员工的组织责任感强调“自我评价”在目标管理的过程中,各层管理人员定期评价,通过检查,考核反馈信息,并在反馈中强调由员工自我检查,制定一系列的奖惩措施,使员工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强调“整体性的管理”将总目标逐层分解落实,每一部门和每一成员各自的分目标以总目标为导向强调“目标特定性”下级目标与上级目标的一致性(五)目标管理过程组织实施检查评价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爱德华·戴明(W.EdwardsDeming)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的,又称“戴明环”。PDCA循环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质量持续改进的主要方法这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广泛应用于医疗和护理领域的各项工作中。持续质量改进的理念PDCA循环——四阶段八步骤图1、系统性2、关联性3、递进性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八个步骤品管圈活动(QCC)——概述起源:起始于1950年Deming﹝戴明﹞教授的统计方法课程,以及1954年Juran﹝朱兰﹞教授的质量管理课程。沿革:品管圈活动是由日本石川馨博士于1962年所创。发展:品管圈结合PDCA循环的思想,适用于多种行业,如今,已经成功应用于医疗和护理,尤其是护理领域,品管圈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发展。1.主题选定5W2H分析法——概述5W2H分析法又叫七何分析法,是二战中美国陆军兵器修理部首创。发明者以5个W和2个H开头的英文字母进行设问,发现解决问题的线索,寻找发明思路,进行设计构想,从而发明了5W2H分析法。简单、方便,易于理解、使用,富有启发意义。适用范围:企业管理和技术活动,作用:1、对于决策和执行性的活动措施非常有帮助,2、有助于弥补考虑问题的疏漏。5S起源于日本,是指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