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8 教案【多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识字8 教案【多篇】.docx

识字8教案【多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识字8教案【多篇】【导语】识字8教案【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识字八的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构字方法。2.学会写10个生字。3.通读。辩写。释义,掌握生字。4.通过学习汉字,了解中国文字的精髓。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会本课10个生字。难点:了解生字形声字的特点。教学准备: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谈话我们从入学到现在已经学会了不少汉字,它们的构造很有意思,我们的汉字都是由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六种造成字法构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三种造字法。一、学习生字“贝”、“旦”。1.出示课文图的放大图,让学生看图和图下的文字。(1)看左图,这是什么?(贝壳)(2)看左图下的符号与图有什么关系?(这个符号就是勾画出了贝壳的样子)(3)小结。像这样,依照实在的具体事物来勾画出它们样子的字就是像形字。(4)看右图,图上画的是什么?代表什么?教学“旦”二、学习生字“记”、“议”。1.观察字形,了解它们的组成。2.如何记住这两个字。(采用熟字加偏旁的办法记忆)三、指导学习生字“植、织、袍、眯”。(按上面学习的办法识记生字)四、巩固;识记这节课学习的生字,想想用什么办法来记住它们。识字八的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认识“初、眉”等十个生字,会写“北、南”等5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和了解谚语的美。3、有主动积累谚语的愿望,能在积累谚语的同时增长知识。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重点:认识10个生字和正确书写5个生字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谚语,它不仅告诉我们很多知识,而且方便我们的生活。和它交上朋友是很有意思的,现在我们就来学几个。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小声地讲课文,把课文中的生字勾画出来,再把生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2、同桌互读互听。3、学生说说自己的记号方法;教师注意。总结推广学生中好的识字方法。4、教师出示字卡,指名学生读、齐读、抢读。做找字游戏:将本课的识字卡摆在桌上半部,教师发字音,请小朋友赴快找出来。(小组做这个游戏)最后,开火车读字。5、再读课义,要求认准课文中的生字,读通课文。三、写字教学1、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看看该怎样写才好看。如,“北”,谁来提醒小朋友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2、北的反义词是什么?(南)你会写吗?你觉得哪里最容易写错?(注意学生描红、书写。3、学生写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总结、表扬写得好和进步大的孩子。四、自读课文五、布置课下收集谚语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生字1、自读生字。2、教师指名、齐读。二、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整体感知课文。a、教师范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有什么特点?(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整体感知谚语的特点:这些谚语读起来押韵,有节奏,像诗一样,很美)b、自己读一读,感受感受。2、理解课文内容。a、夜空月相变化的过程。课文中哪一句说的是这个情景(师解释农历、娥眉、团圆)b、第二句:出台观察课文插图,了解“北斗”,简介北斗星的指向vc、读第三、四句,知道“蜻蜓低飞”、“大雁北飞”、“‘燕子南归”都与天气变化有联系。让学生通过读文,自悟上述现象各预示了哪些变化。让学生自读领会“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朗读全文。3、积累(1)记背本课谚语。交流收集到的其他谚语,并说说谚语的意思。附:谚语十雾九晴。(这里的雾指的是辐射雾,即日落后由于地面辐射降温而形成的一种雾。)雨过天晴。(天空纯蓝,往往出现在雨后,比较纯净而显青。)天上星星跳,风雨就来到。(因星光闪耀往往反映出大气不稳定。)东虹日头西虹雨。(天气系统一般自西向东移动。虹在东面说明阴雨天气移过此地,该地天晴;反之,虹在西面预示坏天气科来。虹是“日照雨”的产物,即内紫外红光弧。)朝霞暗红雨凄凄,晚霞青白行千里。(由于朝晚霞的色彩鲜艳程度与空气中水汽含量密切相关。空气中水汽多时,呈暗红;水汽少时,呈青白。)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是指的是由卷层云而形成的晕圈。)朝有破絮云,午后雷雨临。(意思是说,当早上出现有棉絮状的高和云时,往往预示着将有雷雨天气的降临。)识字八的教案篇三教学目标:1.认识“冬、去、春、语、香、竹、声、新、年、入、关、心”12个生字,会写“心、鸟、竹、关”4个字,认识“卧勾、竖折折钩”两个新笔画。2.正确、流利地朗读对联,了解对联意思。3.通过认识对联,联系生活,让学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教学重难点:了解对联的特点,知道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2.认识会认字,写好会写字。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1.播放课件:过春节的习俗,放鞭炮,吃饺子,贴对联,拜年,穿新衣,戴新帽师:同学们,春节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也是我们最喜庆的日子,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装扮一新,人们还会在自家门口贴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