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二年级上册数学优秀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优秀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上册数学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分享。二年级上册数学优秀教案1教学内容:本册教科书例1、例2,练习八第1~3题。教学目的:使同学认识新的计数单位百和千。初步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借助计数器掌握三位数的数法,并在数数中加深对“十进关系”的理解。教具准备:按教科书例1所示方块图制成实物或图形,并自制若干计数器供同学使用。教学过程:1.复习(1)观察下列两组数,先回答是怎么数的,再接着后面数出5个数来。①73,74,75,76,____,____,____,____,____。②19,29,39,49,____,____,____,____,____。(2)99是几位数?再添上一个是多少,它是几位数呢?2.导入新课怎样数一百以后的三位数,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三位数的数法(板书课题)。3.新课(1)教学例1。先出示一个小木块,要求同学随着教师的小木块的逐个出示,一个一个地进行数数。当数到10时提问:“十里面有几个一?多少个一是十?”教师把十个小木块换成一个由同样多木块排成的木条。提问:“能不能十个十个地数数?”随着木条的逐个出示,同学一十、二十……地数数。数到九十时提问:“它加上一个十是多少?”“一百里面有几个十?多少个十是一百?”教师把10个小木条换成由100个小木块排成的一层木块,然后说明,刚才数数是一个一个地数和十个十个地数,一和十是已经学过的计数单位,今后数一些较大的数,还可以一百一百地数,用红笔在“十、一”左边板书“百”。教师把木块一层一层地出示,同学一百、二百……地数数。数的过程中教师提问:“刚才数了几个一百,是多少?”“再添上一个一百是几百?”当数到九百时问:“九百里有几个一百?”“再添上一层,就是几个一百?是多少呢?”多让一些同学说一说。教师用红笔在“百”的左边板书“千”,并重述九百再添上一个百就是10个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出示“10个一百是一千”的结语,让同学齐读一遍。教师说明,百和千是我们新认识的计数单位,它们是互相紧挨着的邻居,所以又称它们是相邻的计数单位。(板书:相邻)让同学看教科书例1的插图,要求联想刚才一个一个、十个十个、一百一百地数数过程,回答:“十里面有几个一?十和一是什么关系?”(10个一是十,我们就说十和一是十进关系。)“一百里面有几个十?百和十是什么关系?”“那么千和百之间是不是也是十进关系?为什么?”随着同学的回答,教师在每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板书:10(即千百十一)///101010问:“谁能用一句话说一说每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表述这个关系,再让同学复述。教师稍加小结:一、十、百、千都是计数单位,它们每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关系。今后可以根据需要,用不同的计数单位来数数。(2)教学例2。①出示计数器,让同学说一说每一档所表示的数位名称,要求从右至左按顺序回答。着重认清千在右起第几位,它和哪一位相邻。让同学在自身的计数器上找出千位。教师在千位上拨珠,让同学回答其表示实际的数是多少。②教学例2的(1)。出示例2的(1),从一百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百二十。教师结合计数器的演示,边拨珠边数数,一百零一,一百零二……拨珠过程要清楚,动作要慢一些。当数到一百零九时问:“再加上一个珠子,个位上就有几个一?”“10个一是多少,这时应该怎样拨珠?”“看一看各个数位上的数是怎样变化的,所以接下去要数多少?”接下去数到一百二十(教法同上)。每个同学再拨珠数一遍。要求数数和拨珠速度一致,一开始可以数得慢一些。教师巡视,和时给同学协助。数完的同学可以和教科书例2的(1)图对照一下。③教学例2的(2)。出示例2的(2),从一百九十八起,一个一个地数,数到二百零六。让同学在自身的计数器上拨一百九十八。教师先拨珠并让同学数数。数到一百九十九时,问:“个位上再加一个珠子,九十九后面就是多少?应该怎样拨珠?这时计数器各个数位上的数出现了怎样的变化?一百九十九后面的.数应该怎样数?”多让几个同学上前面拨珠演示,并数出后面的一个数。“谁能说一说为什么是数二百而不是一百,不是向百位进一吗?”再继续数到二百零六。让同学再拨珠数一遍。教师巡视。教学完例2后,教师提问:“一百九十九加一是二百。那么二百九十九再加上一是几百?三百九十九再加上一是多少?……”4.巩固练习做教科书“做一做”中的题目,练习八中的第1~3题。(1)“做一做”中的题。同学独立拨珠数数后,可以通过提问了解同学数数情况。例如:“二百九十九后面一个数应该怎样数?”“和四百相邻的两个数是多少?”等等。也可以让同学判断数数中发生的问题,以便加深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