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数学上册教案优秀.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三数学上册教案优秀.docx

三数学上册教案优秀.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数学上册教案优秀人教版三数学上册教案优秀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三数学上册教案优秀,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人教版三数学上册教案优秀1教学内容】:教材“练习十六”第6~13题。教学目标】:进一步巩固除数是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说出商的位数,并能正确地计算,培养学生认真计算,认真检查的好习惯。重点难点】:重点:试商方法的掌握和运用。难点:灵活运用各种试商方法正确地计算。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1.口算。62÷31720÷8084÷4212×525×875÷152.判断,教材“练习十六”第6题。先判断对错,再独立改正。3.教材“练习十六”第7题。学习独立练习,指名汇报,集体订正。4.回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法则,怎样试商?怎样判断商的位数?二、指导练习1.教材“练习十六”第8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回忆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明确此题是已知路程和4种交通工具的速度,求时间,要用除法计算。(1)学生独立练习。(2)选择去外婆家的交通工具,指名汇报结果。(3)集体订正。2.教材“练习十六”第9题。(1)先说出每道题的商是几位数,再计算。(2)你是怎样确定商的.位数的?3.教材“练习十六”12题。知道商是一位数,说明被除数的前两位数比除数大还是小?商是两位数时又说明了什么呢?□里填几才符合要求?有几种填法?(1)小组内讨论交流。(2)分工计算。(3)选代表汇报结果。(4)教师集体订正后进行归纳小结。4.教材“练习十六”第10、13题。引导学生读懂题意,想一想:先要求出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三、课堂练习教材“练习十六”第11题。(1)学生独立练习,看谁计算认真细心,正确率高。(2)集体订正。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人教版三数学上册教案优秀2【教学内容】:滩牡73页例1、例2。【教学目标】: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计算能力。【重点难点】:重点:掌握试商的方法。难点:确定商的位置。【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口算。32÷10≈40÷20=90÷30=152÷30≈78÷20≈150÷50=241÷30≈360÷60=教师用卡片出示计算题,学生开火车练习。2.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怎样笔算呢(板书课题: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二、自主探究1.教学例1。(1)投影出示例1题目,读题理解题意。(2)说一说怎样列式。(板书)92÷30=(3)你准备怎样计算说一说。a.口算:92≈90,92÷30≈3。可以分给3个班。b.摆小棒,可以看出来:92里面有()个30,所以商()。c.笔算:笔算时,余下的2表示什么?2.教材“做一做”第1题。指四名学生板演,余者练习,再集体订正。3.教学例2。(1)(板书)178÷30=(2)你会笔算吗?试一试。指一名学生板演试算,余者试算练习。(3)讨论:①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30小,该怎么办?②为什么商是5?因为30×5接近178且小于178,所以商是5。③商应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④余下的数能比30大吗?学生汇报后,师强调: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时,要看前三位。余下的数要比除数小。4.比一比:例1和例2两题竖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小组汇报后,教师概括说明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方法。5.教材“做一做”第2题。指三名学生板演,余者练习,再集体订正。三、实践应用1.教材“练习十三”第1题。应该怎么想?指名板演,集体订正。2.教材“练习十三”第2题。指名说说后,学生独立练习,填在教材上。3.教材“练习十三”第3、4题。学生独立练习。四、课堂小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应注意些什么?【教学反思】:1.在教学中始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学生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贯穿本节课的整个过程中,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还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也培养了学生倾听的习惯,逐步“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共处”。人教版三数学上册教案优秀3教学目标:1、懂得人人都有自身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2、通过讲述日常家庭生活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激发爱家的情感。3、通过学习了解家庭的过去和长辈们小时候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了解,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教学重点: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温暖,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教学难点:了解家庭的过去,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课程准备:1、教学课件2、家庭日常生活照片和一些老照片。教学过程:一、导入1、听曲《可爱的家》,让大家猜猜这是什么曲子,会唱的一起唱。2、听教师朗诵一首诗歌:《我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