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空气科学教案.docx
上传人:东耀****哥哥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班空气科学教案.docx

小班空气科学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班空气科学教案小班空气科学教案(8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空气科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小班空气科学教案1活动目标:1、在尝试探索中感知空气的存在,以及空气流动的力量,感受大气压强的作用。2、有主动探究的意识,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红、绿小火箭人手一个(大可乐瓶上盖一个纸做的圆锥体)。2、经验准备:幼儿对空气已有初步的认识与了解。活动过程:1、探索小火箭上天的方法。1)谈话引题:教师:前段时间我们中国有一艘“神舟七号”飞船飞上太空了,你们知道是谁把它送上太空的呀?教师:上个星期我们也做了很多的火箭,还帮小火箭准备了发射器,那我们的小火箭能不能飞上天呢?我们一起去试一试,想出各种办法让小火箭飞上天。注意试的时候要让你的发射器稳稳的站在地上,不要东倒西歪。2)提供可乐瓶及纸制圆锥体,让幼儿自由尝试小火箭上天的`方法。交流:你的小火箭飞上天了吗?你用了什么方法?幼儿演示小火箭上天的各种方法。教师:你觉得是哪一种方法最容易让小火箭飞上天?幼儿验证性实验。(同时用双手重重地拍打可乐瓶两侧,小火箭就会飞上天。)2、探索小火箭上天的原因。1)提问:为什么我们拍瓶子小火箭就能飞起来?是谁把小火箭送上天的?幼儿猜想讨论。2)幼儿盖上瓶盖,再用力拍瓶子。教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现在把瓶盖盖起来拧紧,再来玩一玩小火箭上天的游戏,看看这次小火箭会怎么样?幼儿探索。交流:小火箭还能飞起来吗?为什么?教师总结:原来是瓶子里充满着空气,不盖瓶盖的时候,我们用力的拍瓶子,瓶子里的空气就会跑出来产生一股风,把瓶口的小火箭冲到天上去,小火箭就飞上天了。盖子盖紧后,瓶子里的空气流不出来,所以小火箭就飞不起来了。所以是空气把小火箭送上天的。3、探索如何让火箭飞得高。1)幼儿两个两个比一比,谁的火箭飞得高。启发提问:为什么一样的火箭,有的飞得高,有的飞得低呢?2)幼儿操作验证,探索小火箭发射高度与拍打瓶子力气大小之间的关系。教师总结:拍的力气大,火箭就飞得高。4、延伸活动椅子底下还有一种绿色的小火箭,它想跟红色小火箭比一比谁飞得高。这次请小朋友用一样大的力气先试红色的,再试绿色的,看看哪个飞得高?想想为什么?幼儿探索。设疑:为什么用同样的力气拍瓶子红色的小火箭飞得高?绿色的小火箭飞得低?这个问题请你们回家去试一试、想一想,跟爸爸妈妈一起去查查资料。小班空气科学教案2一、活动目标:1、感受到空气的存在。2、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发展探索的能力。二、活动准备:气球、打气筒、纸、笔。三、教学活动:1、引导、观察。(1)、老师准备1个打气筒;(2)对着幼儿的脸挤出一些空气。让幼儿感觉到空气。2、探索:气球里的空气(1)、猜想:没有吹气的气球里面有空气吗?(2)、实验验证:用气球对着自己的脸吹气,感觉空气是否存在。(3)、给气球吹气,说说现在的'气球是否存在空气。(4)、实验验证:用气球对着自己的脸吹气,感觉空气是否存在。(5)、请幼儿记录3、请幼儿在自己身边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里面有空气?小班空气科学教案3一、活动目标1、知道我们是生活在空气中的,空气的流动便成了风;2、知道人缺了空气便不能生存,初步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3、萌发科学探究的热情,获得怀疑和探究的勇气。二、活动重难点知道空气对人生存的重要性,人缺了空气便不能生存。三、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没有破损的塑料袋(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自己准备好)、扇子2、经验准备幼儿有被风吹的经历,知道风吹在脸上和身上的感觉。四、理论依据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积极主动的情绪状态、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和获得真正内化的知识经验是判断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指标。首先,积极主动的情绪状态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基本前提和首要条件,活动前的情绪调动能够使幼儿的主动学习进入良好的准备状态,而活动中幼儿积极主动的情绪状态的`维系,则是活动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其次,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首先体现在幼儿能够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和速度进程进行学习,或者说按照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速度进程进行学习。另外,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还体现在用相互作用的方式进行学习。最后,由于幼儿获得的认识不是来自于教师由外向内的传递,而是经过了发生在幼儿自身内部的建构过程,因此它是幼儿真正理解和内化的知识经验。兴趣是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基本前提,幼儿的经验水平是其主动学习和探究的起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应从幼儿的兴趣、需求和原有水平出发,融入适宜的教育目标和内容,使教育目标和内容内化为幼儿的需求。从科学探究的角度来看,幼儿的探究过程具有如下特点: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二、幼儿最初关心的问题都和自然环境有关,是基本的科学问题;三、幼儿通过直接经验来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