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百官公卿表序》第3部分正文:中尉正文:太子太傅、少傅正文:将作少府正文:詹事正文:将行正文:典属国正文:水衡都尉正文:水衡都尉正文:内史正文:主爵中尉正文正文:护军都尉正文:司隶校尉思考题分析正文:城门校尉武帝改汉内史为京光尹,中尉为执金吾,郎中令为光禄勋,故王国如故。成帝绥和元年(前8)省内史,更令相治民,如郡太守,中尉如郡都尉。属国都尉:主蛮夷降者,设于武帝元守三年,属典属国。徼同循,即逃也,巡行于乡以禁盗贼,故名游徼.典属国,秦官,掌蛮夷降者。典属国,秦官,掌蛮夷降者。《百官公卿表》失载,都见于《汉书》有关各传,如《鲍宣传》有从事史12人,假佐25人等。刺史之秩仅六百石,而被督察的守、相为二千石,这是为了起到以卑临尊的制约作用。侍中、中常侍得入禁中,诸曹受尚书事,诸吏得举法,散骑骑并乘舆车。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所加或列侯、将军、卿大夫、将、都尉、尚书、太医、太官令至郎中,亡员,多至数十人。刺史的主要职务是督察诸侯王、郡守和地方豪强。哀帝建平二年(前4)复为刺史,元寿二年(前1)复为牧。刺史按照诏书所规定的六条行事。正文:奉车都尉正文:奉车都尉景帝中二年(148BC)更名都尉。《百官公卿表》失载,都见于《汉书》有关各传,如《鲍宣传》有从事史12人,假佐25人等。县令:县长并不全是以户口,地域大小为标准,主要是根据治理的难易和治绩的好坏为标准,不好治的县叫剧县,好治的县叫平县。汉省,丞相遣史分刺州,不常置。有太傅辅王,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属官有石库、东园主章、左右前后中校七令丞,又主章长丞。上林有八丞十二尉,均输四丞,御羞两丞,都水三丞。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铜印黑绶,大夫、博士、御史、谒者、郎无。属官有太子率更、家令丞,仆、中盾、卫率、厨厩长丞,又中长秋、私府、永巷、仓、厩、祠祀、食官令长丞。万户以上,万户以上占全国的百分之六十。列侯所食县曰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有蛮夷曰道。2熊铁基《十里一乡和十里一亭》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中黄门有给事黄门,位从将大夫。郡守一年一次巡视其属县,行使监察权。正文:爵正文:诸侯王正文:诸侯王执金吾第4部分正文:监御史部刺史部刺史部刺史部刺史部刺史秦孝公开始,设41个县,县长官叫县令,县令名称一直用到宋朝,宋后叫知县,县知事,县正堂等。亭:乡、里之间的一个地方行政组织,1王铨《汉代亭与里不同情质不同系统》徼同循,即逃也,巡行于乡以禁盗贼,故名游徼.内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师。县令(长)有罪,郡守不能治罪,先报告上级,后可以治罪,并加以驱逊,郡守的任免权在逐步扩大。成帝阳朔二年(23BC)除八百石、五百石秩。《百官公卿表》说西汉平帝时有县、道、邑、国1587,有乡6622个,平均每县管4个县多。有秩不是官名,秩是官品大小,俸禄多少。给事中亦加官,所加或大夫、博士、议郎,掌顾问应对,位次中常侍。哀帝建平二年(4BC),复黄绶。有丞,边郡又有长史,掌兵马,秩皆六百石。郡尉:助郡守掌兵,负责每年的都城,维护郡境内的社会治安,成帝建始二年(前31)省技巧、六厩官。水衡都尉,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初置,掌上林苑,有五丞。城市中十里一亭,如同乡村十里一乡一样。人民都知道有秩啬夫,不知道皇帝,天高皇帝远。分析分析分析分析分析正文:县令、县长思考答案分析分析分析分析分析分析分析分析思考?分析分析分析分析分析分析分析正文正文总结总结总结作业课外阅读再见